了19項創新舉措,全力集聚國內外“高精尖缺”人才、全方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標志著廣州正加快構筑具有高度競爭力、輻射力、引領力的全球創新人才戰略高地。
“廣聚英才計劃”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專門提出若干創新舉措:一是優化“菁英計劃”留學項目,擴大港澳臺地區知名高校的優秀學生申報范圍,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來穗發展;二是吸引海內外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與廣州開展合作,共建國際校區或研究院所,實現人才資源交流共享、平臺建設合作共贏;三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面向海內外企業、社會機構科技人員開放實驗室、公共技術平臺,相關服務納入“科技創新券”支持范圍;四是加快推進南沙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建設,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人才交流合作,加快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出臺的首個城市人才發展戰略性文件,將為廣州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作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0年鑄就“中國海外留學人員交流第一品牌”
自1998年起,廣州連續舉辦20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后更名為“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 ,簡稱“海交會”)。“面向海內外,服務全中國”,海交會吸引了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地區)近5萬多名高級人才,向全國各地輸送了近5萬個項目,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開放度最高、覆蓋所有海外人才,在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海外人才與科技信息交流平臺,被譽為“中國海外留學人員交流第一品牌”。
在跨境人才合作項目方面,廣州自2001年起相繼與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香港海外學人聯合會建立長期合作機制。目前,市科技創新發展專項已支持市內科研單位、企業對港澳開展人才合作項目153項,投入資金約2.2億元,帶動社會總投入約3.58億元,帶動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人才、項目共融共通,廣州面向大灣區開展新興交叉學科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的能力顯著提升。
在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方面,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早在2007年便正式落戶南沙,吸引了超過50位香港科技大學知名教授依托該院參與內地科研或開展科技成果轉化。
8年“菁英計劃”助270位青年英才負笈四海
自2011年起,廣州已連續8年實施“菁英計劃”留學項目,瞄準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選派廣州地區高校、科研院所優秀碩士研究生(不限生源地,包含在廣州地區高校就讀的港澳生源學生)到教育、科技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一流高校攻讀博士學位,并資助其留學期間的生活費用和往返1次的國際旅費。
截至目前,“菁英計劃”累計投入約7800萬元,共資助270人,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人才,被喻為針對青年英才的“天使投資”。目前,這群年輕才俊已有140人學成返穗,并逐步成長為各領域人才隊伍中的骨干,其中30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4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面上項目,9人自主創業,厚積薄發之勢可期。
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需要一套科學而開放的體系。2017年12月,廣州市出臺高層次人才認定、服務保障、培養資助三份政策文件,以“高精尖缺”為導向設定112條認定標準,將各行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劃分為“杰出專家”“優秀專家”“青年后備人才”三個層次,并計劃5年投入15億元,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待遇、培養資助、資料津貼等一系列支持待遇。高層次人才認定不受國籍、戶籍和身份限制,自2018年3月底啟動認定以來已認定672人,其中港澳人才3名,外籍人才26名。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