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實施方案》,針對目前人才評價機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創新人才評價機制,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的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著力構筑江蘇人才競爭新優勢。
把品德列為人才評價首要內容
針對我省人才評價機制存在的分類評價不足問題,《實施方案》提出將根據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才特點和職責,制定發布全省人才評價分類指導目錄。計劃在3年內分類建立健全涵蓋品德、知識、能力、業績和貢獻等要素,科學合理、各有側重的人才評價標準體系。
人才評價改革堅持把品德列為評價首要內容,建立職業道德正向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堅持憑能力、實績、貢獻評價人才,鼓勵人才創新創業,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發表原創論文、發明創造、參與智庫研究、參與標準制定、人才離崗創業,充分挖掘人才“富礦”,有效釋放人才“紅利”。
助推新興職業領域人才職業發展。適應新興職業領域人才發展需求,組織開展文化創意、技術經理人、鄉土人才、工業設計等新興職業領域人才評價標準開發工作。
避免多頭、頻繁、重復評價人才
針對我省人才評價機制中存在的評價方式單一、評價范圍覆蓋不全面和人才評價結果互認共享不夠等問題,《實施方案》遵循不同類型人才成長發展規律,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短期評價和長期評價相結合,克服評價考核過于頻繁的傾向。研究制定專業技術二級崗位人員聘期考核辦法。突出中長期目標導向,適當延長基礎研究人才、青年人才等評價考核周期,鼓勵持續研究和長期積累。
按社會和業內認可的要求,建立以同行評價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重點在教育、科技、衛生、工程等領域引入市場評價、社會評價和國際同行評價。開展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高級職稱考核認定,打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
統籌各類人才工程計劃,避免多頭、頻繁、重復評價人才,引導廣大人才靜心做學問、搞研發,多出好成果、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