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記者從市科創局獲悉,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廣東省《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粵府〔2019〕1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提升我市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十九條政策措施,并于近日發布。
根據部署,這十九條政策措施涉及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進創新主體加快發展、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科技創新載體、打造科技創新人才高地、強化科技創新要素支撐等六個方面。
路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面,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契機,對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和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布局珠海,在建設規劃、用地審批、資金安排、人才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加快推進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等項目建設,積極爭取港澳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落戶珠海。支持港澳及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在珠海設立研發機構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促使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鼓勵和支持我市企業、科研機構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孵化載體等離岸創新中心,集聚全球高端創新資源。
減輕港澳人才和外籍高層次人才內地工資薪金所得稅稅負。探索建立市財政科研資金跨境港澳使用機制,鼓勵、支持珠海市內企業聯合港澳地區高校、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申報我市科技創新發展專項項目并獲得財政科技經費支持。
在促進創新主體加快發展方面,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在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中安排“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對當年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資助。從創新綜合實力、成長性、稅收貢獻和專利產品等方面進行量化,根據量化結果排序,對全市綜合創新能力排名前50名、稅收貢獻排名前50名、成長性排名前50名的高新技術企業,市財政給予每家企業10萬元資助。
加強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培育引進,建立高成長創新型(獨角獸)企業培育庫,對首次入庫的企業,按照市區財政體制分擔原則,給予200萬元研發啟動資金,由入庫企業自主選題和自主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