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杭州經濟也呈現出熱氣騰騰的發展態勢。
市統計局日前發布杭州經濟最新運行數據顯示,一系列關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增長數據勾勒出一條靚麗的“上劃線”——既是兩位數的增長,也是增速比GDP快8.6個百分點的增長。
在“八八戰略”的指引下,杭州數字經濟表現亮眼,既有質效又有速度,無數與創新創業有關的“數字之花”在此含苞盛放。這座獨具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是如何走出一條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堅實之旅?
作為數字經濟的實踐者,杭州不斷挖掘自身的先發優勢,以改革為引領、在探索中前行。從“天堂硅谷”到“一號工程”,從建設創新型城市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杭州不斷賦予數字經濟“頭號動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今年上半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1756億元,占GDP的25.3%,增長15.5%。其中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5%,快于規上工業8.6個百分點。
這些成績的取得,正是杭州找準了數字經濟的賽道,才得以跑出加速度、跑出高質量。從G20杭州峰會通過《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就可以看出,杭州發展數字經濟的藍圖之宏大、目標之篤定。近年來,杭州在電子商務、云計算、數字安防等產業集群形成全球影響力,涌現出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新華三等一批龍頭企業,城市創新活力日益強勁。
數字經濟化,經濟數字化。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長久課題,杭州深知: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相融并進,數字經濟的“引擎”才能轉得更快、更久。2018年,杭州發布了《杭州市全面推進“三化融合”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行動計劃(2018-2022年)》,為傳統產業插上“數字翅膀”,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根本遵循。此刻,杭州傳統產業的“深層優勢”已經凸顯:
深層優勢來自制造業數字化的強勁——萬事利自主研發的IART技術生產絲綢,今年產品的附加值已經能提高到二到五成;華立集團持續對傳統制造工廠大投入進行“數字化”改造布局,距離今年實現生產制造過程的數字化率超過95%的目標越來越近。
深層優勢來自5G賦能行業數字化的升級——5月,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浙江首個5G開放實驗室落地杭州濱江;在2019全國雙創活動周上,能實現刷臉無感支付、能實時查看站點動態信息的5G智慧公交驚艷亮相。
數字經濟釋放出的澎湃動能,不僅讓新舊動能實現快速轉換,也為杭州的政府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智慧力量。
4月13日至16日,杭州城市大腦受邀赴香港參展香港國際資訊科技博覽。暢快出行、舒心就醫、便捷泊車、歡快旅游四個部分在180平方米的杭州“城市大腦”主題形象展區集中展出,引來眾多觀眾紛紛“點贊”。
自2016年誕生以來,城市大腦已經從“治堵”走向“治城”,能夠用數據為整個城市治理和百姓生活提供服務。為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杭州近日正式推出全國首個在全市范圍提供“先離場、后付費”便捷泊車的城市大腦停車系統,目前該系統已覆蓋杭州所有區縣市,接入26萬余個泊位;為推進醫療智慧化建設,杭州積極部署“先看病后付費”信用就醫,目前已在上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余杭五區的多家區級醫院上線應用。
借力數字資源,城市大腦正令百行百業在數字化升級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作為智慧治理的典范,城市大腦將原本分散在各個部門、相互孤立的數據資源聯通共享,通過建立一個高速運轉的城市“CPU”,不斷提升政府的服務效能,讓決策更科學、讓生活更美好。
在杭州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過程中,城市大腦正讓杭州成為一座數字系統治理之城。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數字引擎的高速運轉下,杭州穩扎穩打、持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三化融合”,可以看到的是,一座能夠提供無限想象的城市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