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1日閉幕的第十六屆長春汽博會余音尚在,余香尚存。連日來,既有真金白銀的銷售額,也有智慧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還有全城共慶的歡樂祥和……60萬人次共享的汽車盛宴,給盛夏的長春增添了歡樂與喜慶,為蓬勃的汽車產業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成交額突破60億元
根植汽車產業 反哺汽車產業
“整個展期累計觀展人數超過60萬人次,網絡多媒體平臺互動達1400萬人次,現場銷售車輛近3萬臺,整車及汽車后市場成交額突破60億元……”這是在23日召開的第十六屆長春汽博會閉幕式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數據。
依托長春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長春汽博會影響力與日俱增。長春作為著名的汽車城,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科研優勢和厚重的汽車文化,這些都為長春汽博會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養分。目前,長春已經形成了以一汽集團為核心,集整車、各類專用車、客車和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貿易于一體的全系列發展、比較完備的汽車產業體系,并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汽車制造、服務基地。2018年,全市累計生產整車276.8萬輛,銷售整車279.6萬輛,增速分別高于全國4.2個和5.9個百分點,汽車工業實現產值6097.6億元,同比增長5.9%。
汽車產業支撐長春汽博會發展壯大的同時,長春汽博會這張亮麗的名片也推動了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在本屆汽博會上,本地車企大放異彩,一汽集團攜旗下所有品牌共計銷售車輛8435臺,比去年同期增長32.87%,紅旗品牌更是“氣勢如虹”,銷量一舉突破1000臺,相比去年實現435%的增長。可以說,在全國車市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長春汽博會為國內汽車銷售市場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152個參展品牌
引領產業升級 凝聚發展新動能
在建設世界級先進汽車產業基地和現代化國際汽車城的征途上,長春汽博會充分發揮汽車貿易、技術交流、產業合作的平臺作用,為助推長春乃至吉林省汽車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發揮著獨特而巨大的作用。
從1999年首屆長春汽博會3萬平方米展出面積、40多個參展品牌、200多款參展車型;到2019年第十六屆汽博會20萬平方米展出面積、整車參展企業141家、汽車后市場展區參展企業83家、參展品牌152個、參展車輛1300多臺……透過歷屆汽博會,可以觸摸到一條清晰的汽車產業發展的“上升路徑”。
布展水平更高,參展客商更專業,展出方式更新穎,展覽理念更現代……可以說,本屆汽博會是一場世界汽車的長春大合唱:
展會上,賓利、保時捷、瑪莎拉蒂等豪車品牌云集,彰顯了長春汽博會的檔次和國際影響力。一汽、北汽、奔馳等車企以包館的形式參展,彰顯了自主品牌的風采,扛起了民族汽車振興的大旗;特別是一汽集團首次實現旗下全品牌集中包館,展覽面積近2萬平方米,全面展示了一汽集團旗下品牌的創新形象。120余場新車發布活動,為汽車產業尋找新的定位;形象逼真的虛擬數字展示、VR動感駕駛體驗、高度還原的全息三維展示技術等新技術、新產品,勾勒出汽車產業發展的科技之美……
長春汽博會的成功舉辦,還帶來驚人的磁石效應:
在長春國際汽車文化節暨首屆紅旗嘉年華活動中,一汽集團與敏實集團、海拉集團、中國移動、科大訊飛、賽迪科技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和移動出行等方面開展合作。
以“+”為引擎
提振長春消費 助推產業融合發展
長春汽博會能夠比肩上海、北京、廣州等發達城市車展,歸根結底,源于“+”這個創新引擎。“汽博會+文化”“汽博會+商貿”“汽博會+體育”“汽博會+旅游”……多個產業融合發展,在提振消費的同時,也為長春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新動能。
“汽博會+文化”,在本屆汽博會期間,文化元素隨處可見: 第十二屆中國(長春)汽車節、長春國際汽車文化節暨首屆紅旗嘉年華、汽車文化音樂節、汽博會最“潮”電音節等一系列節慶活動充分展示了長春特有的汽車文化底蘊。
“汽博會+賽事”,是本屆汽博會的一大創新,汽車電子競技公開賽、汽博會東北亞模特大賽、汽博會童模大賽總決賽等系列賽事活動,不僅為汽博會帶來了超高的人氣,也為汽博會打造動靜結合、多平臺互動的創新型展會提供了有益嘗試。
“汽博會+商貿”,汽博會期間,歐亞賣場、亞泰富苑等百余家門店為廣大參展商及觀眾提供購物優惠,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
……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汽博會期間,長春市軌道交通乘客數量日均8.2萬人次,較非展會期間增長5.8萬人次,增幅70.7%;餐飲企業營業時間平均延長3.5~4小時,日均營業額達到非展會期間的1.8倍以上,增幅83.3%,日均上座率140%;以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為例,賓館住宿入住率100%,增幅29.7%……長春汽博會有效拉動旅游、餐飲、交通、物流、能源、金融、保險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這種‘汽博會+’不是簡單的‘1+1’,而是有機融合,能‘+’出新的價值,會產生‘1+1>2’的效果。”市貿促會負責人說。
多元融合、共享,將是長春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