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驛區山泉鎮美滿村8組一家名叫“放心商店”的小店人來人往,非常熱鬧。走近一看,原來是這里入駐了一家“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的惠農“微銀行”。“以前取錢要走7公里才有銀行,現在出門就可以取錢,真是太方便了。”看到如此方便的微銀行就在家門口,美滿村的村民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在扎實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過程當中,讓金融的血液流到社會的細枝末節,無疑將使得經濟更具有活力。據悉,成都當前大力發展新型金融業態,作為全國首個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成都市正積極搭建“農貸通”平臺,目前已經建成了1700多個村級金融服務站,預計今年在所有村全部建成。
金融服務滲入村鎮“足不出村”就能存取款
2015年7月,國務院將成都確定為全國首個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作為全國首個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成都市目前正積極搭建“農貸通”平臺。而這樣的平臺,讓金融的血液流到了每個村落。
“微銀行”的投入運營讓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金融服務,記者昨日從龍泉驛區山泉鎮美滿村了解到,新開業的微銀行可為周邊村民和游客提供包括2000元以內小額取款、小額存款、余額查詢、5萬元以內轉賬、存折補登等10余項便民服務功能。據美滿村放心商店老板、“微銀行”特聘金融服務員廖家金介紹說,山上村組多,分布廣,原來到銀行辦業務至少都要走幾公里山路,對長住山上的村民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農商行自主開發的“微銀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提供的這10余項便民服務功能可以滿足附近村民的基本業務需求,真的是解決了老百姓荷包里的大問題。下一步,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微銀行”將適時增加社保繳費、他行卡取款、跨行轉賬、掛失、信用卡還款、手機充值等多項自助功能,真正成為便民惠農的金融“管家”。
據悉,“農貸通”平臺覆蓋了成都市主城區以外的區縣,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對農業經營主體“應貸盡貸”,著力于將“農貸通”打造成為可以落地、可持續、可復制的全國標桿和示范模式,成為我市農村金融改革的堅定力量。
發展普惠金融
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試點
自獲批全國首個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創新試點以來,我市在全國率先設立農村產權交易所,首創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信用保證保險,建立農貸通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實現農村地區支付結算全覆蓋。下一步將全面發展普惠金融。積極發展城市社區金融,鼓勵金融機構為居民消費者提供便利化、大眾化的金融服務。深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破解農村金融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擴大農村金融有效供給。
記者從市金融辦獲悉,今年我市將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完成“農貸通”平臺建設,搭建多功能的“政銀保企”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融資對接服務,按照統一標準建成鎮村兩級農村金融綜合服務中心(站)。整合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風險基金等涉農財政資金,建立“農貸通”風險補償資金,完善風險補償機制。制定“農貸通”涉農貸款貼息政策,降低涉農貸款融資成本。探索完善農村產權價值評估、交易、登記、收儲體系,深化“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拓展“新四權”抵押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