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把創新當做發展的第一動力,瞄準基礎研究和源頭創新不足的短板,大刀闊斧開展體制機制變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深圳鵬城實驗室是廣東第一個省級實驗室,運行剛滿一年,就有大灣區未來網絡、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等多項世界前沿技術開始研發突破。而就在兩年前,能擁有一個國際高水平的實驗室還只是深圳企業的一個夢想。
然而,一個大實驗室不等同于蓋高樓大廈,最需要的是頂尖人才和頂級的科學裝置配備,深圳市在體制機制上大膽創新,通過出臺多項改革措施,加快實驗室建設。
鵬城實驗室還創新性提出共建模式,研究成果各方共享。不到一年,就吸引了20位院士、十多個前沿項目科研團隊加入實驗室。
今天(29日)的深圳,創新的活力前所未有,1.44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天誕生60多項國際專利。就在前不久,深圳光峰科技讓世界電影放映技術開始邁入激光時代,奧比中光原創的3D傳感器,讓惠普電腦掃描第一次用上了中國芯片。
2018年,深圳研發投入占到GDP的比重達到4.2%,已經相當于世界創新投入強度最高的國家以色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