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話題頻頻見諸媒體。昨日在蓉舉行的“2019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暨制造強國建設現場交流會”上,圍繞“創新引領 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業內專家和企業家們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會上發出的《制造強國成都宣言》指出:“論壇希望,成都市繼續擔當國家制造強國建設的排頭兵,在產業生態圈、產業功能區建設等方面為全國貢獻先行經驗。”
談成都
高質量發展需要構建產業生態圈
“從現代經濟史的角度看,決定經濟成長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制度與技術創新帶來的生產效率、盈利能力和社會財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原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胡汝銀看來,成都是科技、文化、教育非常發達的城市,同時擁有良好的先進制造業的基礎。他建議道,成都發展先進制造業不必大而全,應著力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構建生態體系。
而成都也正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構建‘5+1’制造業產業體系,精準定位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五大產業發展方向,構建20個重點領域的產業生態圈。”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五大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超過82%;新型顯示、軟件、信息安全、航空等領域躋身全國前列。同時,成都也正規劃建設先進制造業功能區。在產業要素有效供給方面,成都出臺了產業新政50條、民營經濟政策25條、電子信息、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以專業化精細化政策體系和要素集聚加快產業發展。
談趨勢
機器人廣泛應用為智能制造賦能
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出現會如何改變制造業?成都的制造業該如何把握住這一輪的技術革命?作為中國機器人領軍企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機器人產業本身就是融合電子信息、網絡、數據、智能為一體的高技術產品,而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產生了對機器人巨大的市場需求。
“成都在高端制造、電子信息產業都走在全國前列;同時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為成都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術資源。可以說,在機器人產業方面成都擁有非常好的先天條件和產業基礎。”曲道奎建議道,成都應該抓住此次機器人產業轉型的機遇以及制造業轉型升級對機器人巨大市場需求;在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同時利用機器人技術推動成都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目前,機器人已在涉及國民經濟110個行業種類廣泛應用。”他預言道:“未來,不是說機器人還能在哪個領域使用,而是還不能在哪個領域使用。”在曲道奎看來,機器人+人工智能將使制造業更加柔性化、智能化,使制造業生產組織形式和生產模式發生顛覆性變革。比如,機器人嵌入視覺、超聲等自主決策技術,各種感知系統形成的數據的深入融合,實現機器人自動規劃、作業、分檢等。同時運用網絡技術,通過進行社會的系統分析,加上多傳感的融合,視覺、導航、傳感、控制等,形成智能制造。
“可以說,機器人+人工智能將解決中國制造業在推進智能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曲道奎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從多個方面支撐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邁進,為制造業“由大變強”的發展注入新動能,驅動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人工智能為智能制造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