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和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承辦的“青海高原馬鈴薯育種暨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西寧舉辦,來自6個國家、20多個兄弟省市的100多位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商馬鈴薯育種和產業發展大計。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公保扎西出席會議并講話。
公保扎西在講話中指出,我省地處青藏高原,馬鈴薯主產區具有海拔高、日照長、氣候冷涼和傳毒介質少等特點,生產的馬鈴薯塊大、均勻、干物質含量高、口感好,深受國內廣大消費者贊譽。同時,特殊的自然條件也為生產優質、低成本種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環境優勢,高原種薯以質量高、成本低、增產幅度大,深受省內外種薯市場的歡迎,在西北地區具有良好的供種傳統。我省馬鈴薯主要種植區與貧困地區高度重合,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中作為增產及發展地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貧困山區農民的主要口糧和收入的主要來源,在我省脫貧攻堅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各有關部門運用好此次研討會的成果,推動我省馬鈴薯育種暨產業高質量發展。
研討會前,專家學者一行前往互助、湟源試驗基地進行實地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