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大調結構、轉方式力度,發展特色產業,鼓勵科技創新,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8月14日上午,在新疆天緣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的貨站里,工作人員正忙著對一批發往阿拉木圖、塔什干、比利時的貨物做運輸前的準備,新疆天緣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貨站管理部副經理王智:“從沒有貨物到現在幾乎是相當于爆倉的狀態。我們真正的旺季在8月底開始,像我們這個貨量,今年和去年同比增長了50%多,最忙的狀態就是所有人都是沒有時間吃飯。”
依托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烏魯木齊市提出打造臨空經濟概念,規劃總面積近135.6平方公里的區域,發展臨空經濟。在兩年時間里面向中亞和歐洲開通了7條國際貨運航線,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新疆天緣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美香:“政府出臺的關于明確對國際貨運航線的補貼政策,就是根據不同的機型,飛往歐洲不同的地方,會有一些不同的財政支持。去年我們大概的國際貨量增幅是雙倍,翻了一倍,特別是從2019年的3月到2019年7月,我們的航空物流整體體量的增幅平均接近25%。”
同樣作為新疆對外開放的標志,“中歐班列”已經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張靚麗名片。三年來,從烏魯木齊集結中心開行的中歐班列已經從最初的每周1列增加到目前的每天3.5列,線路達到21條,通達中亞和歐洲19個國家。
班列貨物品類由最初的日用百貨、服裝產品拓展到機械設備、水暖建材、電子配件、石油化工等200多個品類,其中,一半貨物產自新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建設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劉少華:“新疆特別是烏魯木齊,在全國商貿物流格局中發生了根本改變,我們逐步地由商貿物流的末端向前沿區去轉變。本地貨物的占比是逐年在提高,我們在這一塊提升的潛力提升的空間還很大,這也恰恰是我們新疆的后發優勢。”
在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同時,近年來,烏魯木齊市按照“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思路,先后出臺了振興工業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一系列措施,為實體經濟創造寬松環境,截至去年年底,落戶烏魯木齊的世界500強企業已有70家,中國500強企業達到84家。
與此同時,借助與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紡織、建筑等傳統制造企業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工業機器人、北斗導航、物聯網等新興智能產業領域正集聚成勢,成為推動烏魯木齊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8月8日,新疆高新數字產業園落戶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產業園的目標是要打造成新疆數字經濟示范區、經濟轉型升級動力區和新舊經濟融合示范區,預計在五年內引入各類數字產業相關企業不低于100家。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局)黨組書記唐育新:“我們會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為傳統產業賦能,引進國內高端的人才和資源到新疆來。以我們的已有的信息技術企業為基礎,來打造我們高新區的信息技術的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