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莞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9-2025)》(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東莞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批重大事項。其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東莞市通過跨境電商實現的交易量年遞增不低于20%,納入海關統計的進出口總量達千億元規模。
到2025年,功能型和產業型跨境電商園區各約10家
《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東莞市將發展成為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完善、要素充分集聚、生態環境友好、供應鏈高度發達、市場主體豐富多元、融入全球市場體系、走在全國跨境電商發展前列的重要城市。在行業規模方面,到2025年,通過跨境電商實現的交易量年遞增不低于20%,納入海關統計的進出口總量達千億元人民幣規模;跨境電商服務企業超過千家,跨境電商市場主體企業超過萬家,跨境電商覆蓋東莞50%制造行業。在園區集聚方面,功能型跨境電商園區達10家左右;產業型跨境電商園區不少于10家。在境外拓展方面,跨境電商海外倉、境外品牌推廣中心、境外合作園區超過50個;跨境電商進出口合作國家和地區超過50個;通過各種物流方式,莞貨銷售目的地國家和地區超過50個。在行業人才方面,跨境電商和相關行業從業人員超過50萬人,培訓各類跨境電商人才超5萬人。
36項具體任務提升我市跨境電商的發展水平
《發展規劃》將整個規劃期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為發展期(2019年—2021年),第二階段為成長期(2022年—2025年)。
其中,第一階段到2021年,圍繞東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人文環境、機制創新、支撐體系、產業鏈整合以及跨境電商服務業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經過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建設,優質完成試點目標,形成通關便利、適應東莞市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綜合服務平臺,形成跨境電商較成熟的生態環境。功能型跨境電商園區達8個以上,產業型跨境電商園區達5個以上。梳理東莞十大產業,找到符合產業特點的跨境電商模式,形成制造業和電子商務融合的產業集群,跨境電商市場主體企業超過5000家,跨境電商規模超過500億人民幣。
第二階段到2025年,通過體制機制和政策舉措的持續創新,東莞跨境電商集約化、標準化和國際化運作水平明顯提升,全面實現規劃總目標。建立完善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形成成熟的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實現持續優化的跨境電商生態環境。10個具備實時便利通關的功能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10個特色產業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積極打造世界級的優質產品供應鏈,東莞制造、莞貨精品成為全世界跨境電商熱銷產品,形成1000億級的跨境電商交易市場,集聚超過1萬家規模的跨境電商市場主體;集聚超過1000家的跨境電商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