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召開建設廣東省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暨“拓空間”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動員全市全力推進創新實驗區建設,推動拓展優化空間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會上還發布了創新實驗區建設首批40多項試點建設項目。
今年7月,省委深改委批復同意東莞建設廣東省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東莞也是全省唯一一個以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為主題的實驗區,肩負著為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探路的重任。東莞擁有良好的制造業和改革基礎。目前,東莞企業總量已經突破50萬戶,其中工業企業17.4萬家,規上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排名廣東省第一。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790家,位居全國地級市首位。早在2012年,東莞就在全國率先開展商事制度改革。數據顯示,7年間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11.9萬戶,是改革前市場主體存量54.1萬戶的兩倍多,多項商改經驗在全國制度設計中得到應用。
但多年來“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粗放發展模式,也帶來了資源配置碎片化、土地資源消耗過快、基礎設施建設低效等結構性矛盾。此次,東莞將完善拓展優化產業發展空間機制作為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的首要任務,重點創新“拓空間”的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土地資源配置效能。
圍繞產業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和新舊動能轉換不夠充分兩大問題,東莞突出對土地、技術、資金、人才等制造業供給側方面的要素進行改革,初步提出兩大板塊共22項重點改革任務。在“拓空間”發展機制方面,將探索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管理新機制、探索建立土地物業收儲市場價格和補償新體系、探索空閑用地盤活整治新路徑、創新優質項目快速落地建設等新機制。在創新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機制方面,則初步提出了創新機制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建立精準扶持企業的數據共享機制、建立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培育新機制、優化重大科技平臺運行管理機制、探索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新機制、創新大學辦學機制等。
東莞還將以項目化的形式抓緊啟動實施各項改革任務,爭取盡早釋放改革紅利。當天的會議發布了創新實驗區第一批40多項試點項目,包括水鄉功能區、中心啟動區綜合統籌發展,中子科學城項目,濱海灣新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