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上,現場舉行了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接入國家頂級節點(廣州)服務,以及工業互聯網“廣州定制之都”家居定制產業生態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同時,廣州市工信局還連同深圳市工信局、工信部電子五所、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簽約,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
作為全國5個頂級節點之一,廣州目前是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唯一一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城市。隨著國內外知名云計算平臺聚集,企業管理、生產制造“上云上平臺”規模增大、示范效應增強,廣州正在打造全國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樞紐,擔當工業互聯網引領極。
南方日報記者 李欣
風起云涌
“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成為大勢所趨
“當前,數據已經成為新生產資料,人工智能成為新生產力。”華為智能數據首席專家席明賢表示,包括醫療、交通、化工、機械、汽車、零售、銀行等行業出現了數字化成熟度快速提升的顯著趨勢。
據統計,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萬億元,約占GDP的1/3,預計2035年將達到150萬億元,占GDP比重將突破55%,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工業互聯網的出現,更是進一步推動了傳統生產模式與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鏈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工業互聯網是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
在樹根互聯CEO賀東東看來,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就是要實現制造業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互聯網在消費、生活、商業領域的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社交、娛樂、商業模式,但是另一方面制造業仍然被互聯網所‘遺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設備沒有聯網,生產沒有數字化。”
“沒有聯網,就沒辦法跟互聯網世界打通,好的商業模式、技術就沒辦法引入制造業,同時生產設備沒有實現數字化,也無法與數字世界連接,自然就無法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賀東東表示,工業互聯網就是要實現從設備連接,打破“信息孤島”。
“如同打造一個互聯網平臺,離不開‘端網云’三個基本結構,即可視化交互界面、網絡傳輸和云平臺。工業互聯網的形成也是如此,包括通信網絡、云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推動智能制造從自動化上升到智能化。”富士康工業互聯網CEO鄭弘孟說。
鄭弘孟以工業園區最常見的AGV物流小車(即無人搬運車)為例,目前大部分園區AGV小車仍然需要導引線、按照既定路線行進。“將AGV小車納入工業互聯網終端后,車載傳感器和處理系統能夠自行運算設置路線,更重要的是連入園區,AGV小車能夠按需自主調配,‘哪里需要搬運去哪里’,真正實現最高效率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