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是烏魯木齊縣的四季風景歌。
作為烏魯木齊市旅游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走進烏魯木齊縣,圣潔的雪峰與蒼翠的云杉交相輝映,漫山遍野的花海與叮叮咚咚的溪泉相映成趣,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讓人流連忘返……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烏魯木齊縣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創建大南山國際旅游區和全域旅游示范縣為目標,以天山大峽谷成功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為新起點,以鄉村旅游大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讓綠水青山釋放“生態紅利”,讓美麗鄉村推動“美麗經濟”,譜寫城鄉融合發展新篇章。
時下正值南山旅游旺季,在郁郁蔥蔥的樹木掩映下,黃墻紅瓦的農家院落錯落有致。走在村莊的柏油路上,兩側或綠意盎然,或吐蕊芬芳,讓不少游客放慢了腳步。
“環境好,空氣清新,到處都是景色,很愜意。”時隔五年,再次來到烏魯木齊縣的成都游客李鑫驚喜地發現,這里的“顏值”又提升了:特色小鎮新穎別致,鄉間道路暢通整潔,農家院落美觀時尚,景區景點井然有序……
從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到整治村民院落;從清理鄉村道路衛生,到建設綠道游園;從景區景點環境治理,到提升公共服務……烏魯木齊縣由點到面,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同步大力改善農村水、電、路、氣、通訊等“兩居”工程基礎設施條件,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開通運行三條縣城公交、村村通班線,為農牧民出行提供便利,也為全縣旅游業發展奠定了交通基礎。
村在綠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烏魯木齊縣依托現有條件順勢而為,持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努力實現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麗生活的“三美融合”,讓新時代美麗鄉村更加生態宜居。
調整產業結構
鋪就增收致富新門路
永豐村盛開的油菜花、東灣村搖曳的藍香芥、平西梁村綻放的向日葵……每年5月至9月,蔚為壯觀的“花海南山”,讓大南山國際旅游區的綠水青山“錦上添花”。
“我們的鄉村越來越美,每天家門口都被游客‘擠爆’了。”永豐鎮上寺村村民楊培斌說,今年他在院落里增加了花卉種植,僅一個月,通過出售花卉,收入超過2萬元。
近年來,烏魯木齊縣樹立“南山全域皆景區”理念,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優化產業結構,引導大家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蔬菜、花卉等種植。
其中,在6個鄉(鎮)旅游道路兩側,農(牧)家樂、旅游景區等區域,烏魯木齊縣統一規劃、統一種植油菜花、紅豆草、波斯菊、四季玫瑰等,著力做大“花”文章,促進現代村鎮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
東灣村的休閑觀光農業,方家莊村的特色農家樂集群,土圈村的杏樹園,永豐鎮的農牧產品銷售,平西梁村的特色民宿……烏魯木齊縣把優勢變為特色,調整產業結構,走上“一村一品”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水西溝冰雪運動特色小鎮夜景
冬季旅游如火如荼
做足山水文章
推動全域旅游大發展
古樸自然的草原風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如詩如畫的千頃沃野、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資源稟賦上,烏魯木齊縣有著發展全域旅游的先天優勢。
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烏魯木齊縣委書記曹斌說,以創建大南山國際旅游區和全域旅游示范縣為目標,推動旅游同“吃、住、行、商、購、娛、養、學”等重點要素有機結合,實現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全域旅游、全民興旅、旅游富民進程。
借2016年成功舉辦全國第十三屆冬季運動會的東風,集冰雪運動、探險、健身、休閑度假多業態為一體的特色小鎮投入運營;即將上演大型實景劇《昆侖之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民宿產業集群加快推進……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今年,烏魯木齊縣還持續強化農(牧)家樂、民宿示范點軟硬件建設,推出“一日游”“兩日游”“多日游”等精品路線,著力培育旅游核心品牌,打造設施完善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引領全縣經濟發展。
故事
退耕還林,共享生態紅利
“該修的地方修一下,該除草的地方除一下……”8月28日,和煦的陽光將烏魯木齊縣永豐鎮永豐村喚醒。在林果專家的指導下,村民尹斌正已經在村里的萬畝林地里忙碌起來。
今年,永豐鎮以退耕還林為契機,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將永豐村的1萬畝耕地調整成了林地,并種植了蘋果樹、杏樹,改善生態環境,為充分發揮林果業奠定基礎,也給當地村民增加致富增收渠道。
“以前種20畝地,一年下來就是兩三萬元,現在退耕還林,國家給補助, 加上打工掙的錢,收入比以前翻了兩三倍。”尹斌正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目前,烏魯木齊縣已完成退耕還林23500畝。
“退耕還林以來,一部分耕地開始種植樹木,剩余的耕地則種植蔬菜, 閑下來的人可以選擇到外面打工做生意。人均月收入從原來的3000多元提高到了1萬多元。”板房溝鎮林業管理服務站站長康貴說。
環境是資本,生態出效益。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烏魯木齊縣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推進退耕還林、燃氣入戶改造、關停煤 礦、恢復植被……
數據顯示,去年烏魯木齊縣累計接待游客1000.93萬人次,同比增長82%;旅游總收入達9.5億元 ,同比增長30.1%。
“守住了生態紅線,如今我們已開始收獲生態紅利 。”烏魯木齊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張玉紅說。
數說變化
今年1月至6月,烏魯木齊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同比增長60.2%
社會品消費零售總額50058萬元,同比增長5.3%
1月至6月烏魯木齊縣接待游客711.0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5.09億元,人均消費1337.26元
烏魯木齊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1.83萬畝, 其中林果作物1.35萬畝 、飼草料7.19萬畝、蔬菜2萬畝、景觀花卉6386畝、中藥材483畝 ,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
目前,烏魯木齊縣有2個國家級生態鄉鎮、3 個自治區級生態鄉鎮、1個市級生態鄉鎮 、 10個自治區級生態村、16個市級生態村, 南山也成為了各族群眾消暑納涼、旅游休閑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