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發布的《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潛力榜》,寧波擁有5219家智能制造企業,位居全球第七,制造業從業人數達101.52萬人。也就是說,在寧波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從事與制造業相關工作。
2011年,均勝電子成功收購德國普瑞。Peter次年成為普瑞中國的一個項目經理,隨著普瑞高速發展,他在2016年下半年被委以重任,成為普瑞中國區總經理,掌管普瑞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
在來寧波之前,Peter對中國的了解僅限于網上。“而且互聯網上的報道并不多,搜索到的圖片也顯示中國很貧窮和落后。”但是讓他欣喜的是,來了以后他發現中國城市的開放和國際化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寧波的制造業產業成熟度令他吃驚,員工的技術專業度和管理專業度絲毫不輸德國這樣的老牌工業國。
“寧波的發展非常快,我剛來的時候,這里還是一塊荒地,如今建筑林立。”他望著窗外普瑞中國區的新廠區說,如今他和家人也都成了新寧波人。“在這里生活久了,就不想去其他城市了。”
30歲以下的制造業人才占比高達47.5%
在吉利汽車研究院,短短數年,“90后”技工范武從生產線上的試裝試制工成長為一系列新車型總裝試制負責人;
在寧海縣獵豹汽車維修廠,25歲的小伙子林先民,已經憑著一身好本事拿下了高級技師的技術職務;
出生于1996年的余姚小伙子陸翔宇,入職中銀電池短短兩年,就已挑起了所在崗位的大梁,如今還帶上了徒弟,傳授自己的一身好技藝……
在《白皮書》群像中,全國37.9%的制造業人才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寧波的這個比例更高達47.5%。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說,工作不僅僅是一份養家糊口的職業,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與途徑。
華東師范大學物理化學專業博士陳勝潔,2015年畢業時沒有像許多同學那樣選擇去高校任教,而是來到了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選擇做一名分析檢測人員。“我一直特別喜歡當時企業網站上的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是企業的寶貴財富。”陳勝潔坦言,是江豐電子濃厚的人才成長氛圍讓她做出了這個職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