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主持召開市政府第57次常務會議,議題之一是研究審議《成都市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19—2025)(送審稿)》(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25年,成都軟件產業規模倍增,企業實力大幅增強,專業載體不斷完善,投融資環境更加優化,將成為世界軟件產業重要的研發基地和標桿城市。
▲市政府第57次常務會議現場
到2025年
成都軟件業務收入將突破8000億
《規劃》包括指導思想、發展原則、發展目標、發展重點、發展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七個部分。
發展原則
《規劃》著力高質量發展提出“創新驅動”原則,著力生態構建、打造比較優勢和行業號召力提出“特色引領”原則,著力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和深化軟件的行業應用提出“市場導向”原則,著力匯聚資源和跨地區跨領域合作提出“協同發展”原則。
發展目標
《規劃》主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路徑細化了產業規模、市場主體、創新實力、專業載體、融資體系等關鍵環節的發展要求,謀劃了“提質增效、規??缭?、世界軟件名城”三步走的階段目標。到2025年,全市軟件業務收入突破8000億元,軟件從業人數超過80萬人。
發展重點
《規劃》設計了“關鍵技術+主要產品+新興服務”的產業核心體系,提出沿“數字化、網絡化、平臺化、服務化、智能化、生態化”六個維度推動發展演進,深耕工業軟件(含嵌入式系統)、數字文創、網絡信息安全、集成電路設計(含測試)4大領域的高質量產業發展架構。
發展布局
《規劃》提出按照“1+4+N”總體格局,打造世界級、國家級、區域級多層次產業名片,支持有條件的區(市)縣和產業功能區,結合資源稟賦推動軟件產業與主導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高質量軟件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