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不少香港人在東莞成就了事業、實現了夢想,港資成為了東莞第一大外商投資。隨著莞港合作的深入開展,合作模式從“前店后廠”走向多元化,延伸至金融服務、服務外包、科技服務、商貿會展等領域。當前東莞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更多香港人到東莞本土創業就業,以提升莞港合作水平。
延伸合作領域
截至目前,東莞市共有港資企業6738家,占外企總數的56.7%;累計實際利用港資432 .7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數的55.7%。香港人為東莞經濟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在既有成績之上,如何將莞港合作推向更高水平?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時期的東莞,正積極探討。
自東莞與港商合作創辦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以來,東莞與香港保持著緊密合作關系。無論是在推進招商引資、產業合作、科技金融方面,還是在人才引進、文化發展、城市建設方面,東莞都把香港放在突出的位置,致力于更好地承接來自香港的資金、技術和人才。
經過40年的發展,當前除傳統服務業外,莞港合作已延伸至金融服務、服務外包、科技服務、商貿會展等方面。在金融服務方面,目前,已有恒生、匯豐、東亞等近20家外資金融機構在莞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機構。在香港上市莞企數量約12家。2016年,東莞與香港的跨境人民幣業務量約1,633.5億元,占全市的59%。服務外包方面,2016年,東莞企業承接香港公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約3 .1億美元,占全市的69.1%。商貿會展方面,東莞市企業積極參與多個香港知名展會,香港多家知名會展企業踴躍來莞設立獨立法人機構和辦展,不少香港品牌展會移師東莞舉辦。
交流機制上,東莞還打造了粵港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會等平臺,有效宣傳東莞營商環境。
突破創新創業
顯然,東莞對于香港的認知,香港對于東莞的認知已發生深刻變化。過去“三來一補”的模式在要素成本上升壓力下,逐漸失效。基于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資源互聯互通,科技協同創新成為兩地合作的突破點,而創新創業正成為切入口。
近年來,東莞就專門出臺了《港澳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東莞市莞港澳臺科技創新創業聯合培優行動計劃(2016-2020)》等政策,建設了粵港澳文化創意產業實驗園、臺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等一批平臺,為港澳人才提供資金資助、辦公場地、貸款貼息等全方位的扶持,針對香港青年來反映的創業、就業的文化差異、稅制復雜、優惠政策理解困難等重點問題進行突破。
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是其中一個知名的創新創業平臺。這里包括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創新孵化區、機器人加速器與產業園等三大核心功能區,產業基地是在廣東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世界知名機器人專家、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帶領團隊建立。目前,該產業基地內聚集了包括港澳臺青年在內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政府層面在互動,民間也在積極探討新的合作模式。今年1月26日,“粵港青年創業孵化基地(莞城)”和“粵港青年科創投資基金”揭牌儀式在東莞莞城舉行。
“目前,香港雖擁有大批世界領先的科研成果,卻難以將這些成果在香港落地轉化,‘強科研、弱產業’成了香港青年人創業道路上最大的障礙。而東莞恰好擁有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優勢,能很好地承接香港科研成果的落地,把科技創新轉化為產能和科技生產力。”中天總裁張宇凱分析,希望通過“基地+基金”的模式,通過內地創新創業的氛圍、廣闊的市場和優質的產業配套,結合香港更好的金融資源、政策優勢,借鑒香港科學園“一園三邨”的做法,打造兩地協同創新平臺,共同推動青年創新創業。
據悉,《東莞市莞港澳臺科技創新創業聯合培優行動計劃(2 0 1 6 -2020)》提出,東莞的期待是力爭到2020年,來莞創業的港澳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數量達到300人以上,聯合培優示范基地達到10個以上。
引進香港專才
想法的最終落實者是人,正邁向創新型一線城市的東莞,對于人才的渴望可想而知。香港專才正是東莞的重要攬才對象。
原因是,與內地人才相比,香港人才國際化程度高,能帶來一些國際的信息、技術,對提升東莞的國際競爭力和城市的檔次有一定幫助,而與海外人才相比,香港人才更了解中國的國情和文化。
今年的1月31日,東莞首次在香港舉辦“人才東莞”推介會,宣講東莞創新創業環境,釋放東莞人才“引力波”,鼓勵各方面的香港人才來東莞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施展才華。
推介會上,東莞與香港簽署莞港人才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在學術交流、師資培訓、院校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系列深度合作。在專業課程證書培訓方面的合作尤為值得關注。來自東莞市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該中心曾聯合香港職訓局舉辦了東莞市首期BIM建造工程管理課程培訓班。2017年,又引進了香港職訓局的表面處理專業培訓課程,還首開了香港專業證書課程在內地舉辦的先河。
雙方將按照實際情況的需要,引進更多專業課程證書培訓進入東莞,培養具有國際背景的高技能人才。
東莞市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李偉鋒主任當時就評價,這次簽署人才合作備忘錄的意義很大,突破了以往的層面,實現了城市與城市層面的合作。
人才的聚集和流動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要的環節,沒有人的融合,發展會流于形式,多措并舉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流動,正成為城市間的共識。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