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屆中國保險業人才發展高峰會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人力資源發展專委會、教育培訓專委會2016年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稱,中國保險業經過36年的發展,行業人才總量和質量不斷提升。
據介紹,保險行業從業人員由“十二五”時期的近400萬人發展到737萬人,為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但行業人才發展存在不足,包括專業人才總量不足,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投入稍顯不足,人才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
周延禮稱,圍繞“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保險行業的人才發展模式要調整,要保障人才總量快速實現擴容,促進人才質量提升,要創新管理機制,激活人才動力,推動行業實現轉型升級,擁有與現代服務業相匹配的現代科學技術,并支撐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法,真正成長為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保險服務與社會治理相互交融、商業機制與政府管理密切結合的產業。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朱進元表示,今年1-9月,保險行業保費收入突破2.5萬億元,超過2015年全年水平,增長速度達到32.18%。保險資產突破14.6萬億元,增長速度達到18.38%。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會上發布《2016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報告》和人才發展課題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發展指數。2016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發展總指數為108,較2015年提高8%。總指數由四個分指數構成,人力資源規模指數為107.2,人力資源素質指數為92.1,人力資源效能指數為120.2,人力資源潛力指數為101.5。從數據分析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環境正在不斷優化,從業人員數量穩步增長、學歷水平有所提升、人均效能顯著改善、發展潛力和可持續能力不斷增強。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還發布與消費者利益息息相關的交強險數據。2015年交強險保費收入1571億元,較上年增加11%;經營盈利44億元,利潤率3.0%;投資收益93億元,收益率6.2%。
據了解,交強險制度運行已滿10年,從2006年7月至2015年底,交強險累計處理賠案1.6億件(其中墊付202萬件),累計提取救助基金120億元。2015年保費達到10億元以上公司處理死亡傷殘案件242萬件,賠付金額540億元。經營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從開辦最初的11家上升至60家。
然而,由于定價機制不完善、地區經營失衡等原因,交強險承保近年來連年虧損。數據顯示,2015年交強險承保虧損49億元,承保利潤率-3.2%。在過去10年,交強險累計承保虧損538億元,平均承保利潤率為-6.4%;累計經營虧損為194億元,平均經營利率為-2.3%。其中,近6年共有18個地區出現累計承保虧損,部分地區嚴重虧損,華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綜合成本率甚至超過了115%。對此,中保協相關負責人建議,應提高交強險市場化程度,充分考慮各地的風險差異,對交強險實行區域定價,在不同地方實行風險與價格的匹配,逐步實現總體盈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