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次全會,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省委九屆十六次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了《廈門市爭當“五大發展”示范市實施意見》。會議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當“五大發展”示范市工作作出部署,必將促進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改革攻堅,為深入實施“十三五”發展規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支撐和持久動力。
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標志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去年以來,我市圍繞謀劃“十三五”發展,自覺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完善提升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有力推動轉型發展邁出新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我市經濟發展回升向好態勢更為明顯,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充分說明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思路是完全正確的。雖然短期內我市還難以在發展的每個領域都達到示范標準,但從整體上看,我市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各個方面發展相對均衡,協同推進五大發展綜合優勢明顯。只要我們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就完全有條件通過自身努力,在全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也是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基本路徑。當前我市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特別是有效供給能力不足,降成本、補短板任務較為繁重,只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我市實際出發,著力解決“去什么、怎么去”,“降什么、怎么降”,“補什么、怎么補”的問題,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高端供給,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躍升,才能取得調結構的重大進展,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
這次全會進一步明確了我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當“五大發展”示范市的努力方向和部署要求。這二者是緊密關聯、有機統一的整體。五大發展理念是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行動指針;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和基本途徑,必須統籌推進。只有堅持用五大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體現到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各領域、全過程,才能從根本上破解制約轉型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性、結構性難題,推動經濟社會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當“五大發展”示范市,事關廈門長遠發展大計,任務十分繁重。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抓鐵有痕的實干精神,認真落實各項重要舉措,精準發力,統籌兼顧,加快發展動力轉換,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典范城市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