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個高精尖產業實現總收入30065億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科技服務業成為萬億級產業集群,醫藥健康、智能裝備、節能環保成為千億級產業集群。
這部北京市首次全面展示產業經濟發展的年度力作,也是北京市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的一份賀禮。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巡視員任世強指出,在北京攻堅克難、再創輝煌的重要時期,《藍皮書》記錄下了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歷史足跡。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藍皮書》共收錄文稿24篇、20余萬字,包含總報告、產業篇、區域篇、案例篇和專題篇五部分,以詳實的數據資料、專業的角度、專家的視野,對產業、區域發展現狀與態勢進行了總結、歸納、分析和預測,同時選取了產業有代表性的企業典型案例,展現了領域內專家對產業發展中熱點、難點問題的真知灼見。
信息技術產業成果顯著
近年來,我國面臨的國際形勢日益復雜,新時代背景下首都北京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時期。任世強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北京經濟和信息化系統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眼界,在更高的層面上謀求發展。在堅決完成疏解不符合首都城市定位的產業的同時,集全市之力集中推動發展高精尖產業,是新時期北京的重大戰略布局。
根據《藍皮書》,自2014年北京確定實施發展高精尖戰略以來,高精尖政策體系框架逐步完善,工作機制逐步建立。特別是2017年北京圍繞高質量發展,選取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醫藥健康、智能裝備、節能環保、新能源智能汽車、新材料、人工智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十個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高精尖產業。
其中,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上下游環節齊備,集聚了大唐電信、聯想、京東方、冠捷顯示、小米、浪潮等行業領先企業,研發創新優勢明顯,創新載體資源豐富,取得了一批關鍵技術標志性成果。
在5G標準研發方面,北京單位累計提交5G標準提案文稿1000多篇,占全國六分之一;產業鏈相對完整,在支撐層、基礎層、傳輸層、應用層和場景層等產業鏈各關鍵環節上,起步較早并居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有70余家;通信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擁有移動基站超過16 萬個,通過資源共享和屬地協調,具備5G 大規??焖俪删W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