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批四川等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授牌。這是繼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貿試驗區之后,四川再次成為國家級試驗區。根據《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將圍繞“5+1”現代工業體系,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產業,加快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等優勢產業數字化。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相關人士對四川發展數字經濟的影響、機會等發表了看法,并提出建議。
四大影響助推發展
影響一:使四川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愿望變為了現實,規劃變成了行動。2019年3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四川代表團提出了《關于支持四川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建議》。
影響二:使四川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的動力更強、信心更足。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將構建“5+1”現代工業體系,其中的“1”就是數字經濟。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就是要發揮這個“1”的撬動作用,加快建設網絡強省、數字四川、智慧社會,創建國家數字經濟示范區。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影響三:使四川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的優勢能夠獲得充分發揮。在產業優勢方面,四川是全國四大區域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軟件、信息安全、計算機及芯片等信息產業基礎雄厚,初步形成了以“芯、屏、端、軟、智、網”為支撐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2018年,全省的數字經濟總量超過了1.2萬億元,數字經濟指數、數字消費力、大數據應用水平等指標更是排名全國前列。在人才優勢方面,四川是科教大省和人口大省,擁有電子科大、四川大學等高等院校129所,人才儲備豐富,創新潛力巨大,其中軟件從業人員達30余萬。
影響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提速。在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看來,入選國家數字經濟試驗區后,將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有利于促進裝備制造、能源化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等優勢產業數字化,大力推動“10+3”現代農業體系和“4+ 6”現代服務業體系數字化轉型。
七大建議可行性強
四川如何將數字經濟做大做強?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相關人士提出如下建議:
出臺政策。省政府及地方政府需要出臺政策,對從事數字經濟的企業,在要素價格方面給予優惠,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和培育一批數字產業龍頭企業和前沿領域高成長創新型企業。
建立園區。“從事數字經濟研發和應用的機構需要載體,讓從事數字經濟的企業聚集發展”省大數據中心總工程師周學立說。如雅安市已經規劃了超過5平方公里的數字產業園區。
打牢地基。如果沒有“云網端”這樣的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發展就無從談起。目前成都正著手將所有路燈桿改造為5G基站,年底有望實現5G信號主城區全覆蓋,這將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特色。雖然數字經濟包括的范圍很廣,涉及的行業眾多,但要利用優勢突出特色。“我認為,與國內其它省市相比,四川在數字經濟方面的優勢主要在于電子信息、信息安全和文旅三大產業。”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院長劉耕認為,在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和這三大領域的結合。
深度融合。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認為,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之間的融合,并不是簡單的相加關系,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深度融合。比如,1919、曹操出行、餓了么等都是基于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催生出來的新場景、新業態。今后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類似的新業態還將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