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北是浙江和杭州近現代工業的重要發源地,杭州人耳熟能詳的杭鋼、杭玻等一批工業企業都集聚在此。伴隨重工業浪潮退去,從“破”向“立”,大城北正成為杭州新的重要增長極。
今年初,杭州提出了主城區“東整、西優、南啟、北建、中塑”的大平臺發展思路,大城北正是杭州“北建”的重要平臺。今年2月,杭州市委召開動員大會,更是吹響了大城北規劃建設“集結號”。
杭州市大城北,南至德勝路、北以繞城高速為界、西至西湖區行政邊界、東至滬杭高鐵,總面積135.5平方公里。其中,示范區范圍包括京杭運河沿岸和杭鋼基地兩大區塊,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
近日,杭州大城北示范區規劃方案率先出爐,引領大城北崛起。杭州市運河集團正在以“一流策劃規劃、一流文化地標、一流開放空間、一流文化活動”的標準,把大城北建設成為“展示中華文明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窗口”和“展示我國城市有機更新成果的重要窗口”。
一流策劃規劃
構筑城市文化新空間
站在國際視野,杭州市運河集團選擇了國際一流水準的荷蘭MVRDV建筑設計事務所,為大城北示范區建設制定一流規劃方案。
規劃制定耗費了近半年時間,精雕細琢,凝聚發展方向共識,構筑城市文化新空間。
在規劃中,首先注重的是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一條平煉路連接京杭大運河和半山國家森林公園,沿途串聯北部新城、生態島、煉油廠、杭鋼及半山等五大區域,形成5公里歷史文化魅力“年輪帶”,讓運河文化、半山文化和工業文化各有施展空間,成為一條歷史文化文脈風景帶。
對生態環境的修復與保護,亦在規劃中有著重體現。煉油廠轉身為當代文化藝術中心,以近現代工業遺存的改造、利用為特色,以多樣化文化綜合體驗為核心,形成大城北獨具運河內涵和工業魅力的藝術文化展示、體驗和消費中心。
而老杭鋼遺留下來的高爐、傳送帶等工業遺存,則成為“城市家具”,以另一種價值,留存在將成為公園的老杭鋼綠地上。
文化地標的打造,讓大城北示范區更具辨識度。以京杭大運河、電廠河、杭鋼河為主要軸線,十大文化項目錯落其中,河道上還將新添3座橋梁,提升大城北示范區水鄉意韻。
“我們對中國最直觀的理解,就是長城、故宮和運河,這是中國三大建筑奇跡。”荷蘭MVRDV建筑設計事務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這意味著毗鄰大運河的大城北示范區,像少女正在梳洗打扮,“未來在國際舞臺上登場時,將震驚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