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在人才爭奪戰中“各顯神通”。
日前,南京市人才購房政策又出重拳,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南京市人才購買商品住房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為人才購房開辟優先通道,政策覆蓋海內外各類人才。據了解,為人才優先購房出臺專門政策,在全國尚屬首次。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次南京人才新政,進一步體現了人才安居的政策向導,顯示出南京吸引人才的誠意。但仍要警惕住房市場的各類炒作,引導人才購房需求合理地釋放,政府相關部門也需監管并嚴懲可能出現的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炒賣房號等違規行為。
人才優先購房
千人搖號、中簽率低,一直是“房價四小龍”之一的南京樓市的常態。在此背景下,“所有在售房源向海內外人才全開放,并為人才購房開辟優先通道”的人才購房新政迅速讓南京搶占“頭條”。
記者查閱《辦法》發現,相較之前的高層次人才購商品房辦法,新辦法優惠范圍囊括海內外人才,學歷型、技能型、管理型、經驗型人才均在列,重點企業、教育、醫療領域人才也全涉及,機關事業單位人才首次納入政策范圍。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出臺的人才新政,進一步體現了南京市人才安居的政策導向,對于解決人才住房等問題都有較為積極的作用。“從實際情況看,這也是在住房房源緊張情況下的一種比較好的住房解決方案,值得其他城市借鑒。”
《辦法》顯示,南京全市可售商品房均對人才優先供應,采取整體籌集和按比例籌集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全市商品住房全覆蓋。
具體而言,一是政府定向籌集的房源集中供應,結合位置、套型、價格等因素單獨制定銷售方案,在方案中明確供應的房源、數量、價格、對象等內容并向社會公示,由政府指定的單位或開發企業按照銷售方案組織人才集中選房;二是市場優先供應的房源分批供應,即使是需要搖號的項目,項目申請上市銷售量的20%~30%也將分配給人才購房,未入圍的人才可報名參加其他項目購房搖號或輪候下一期開盤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