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重慶郵電大學智能處理信息專業碩士邵瑞就來到南京人才大廈,領取自己的專屬號碼牌,才被允許上三樓深度洽談。他參加的是南京2019新型研發機構專場人才見面會,為了提高招聘精準度,南京市人才中心提前一個月就對報名的1000多名人才層層比對篩選,又與用人單位溝通,最終確定了入場名單。
記者在現場看到,與一般招聘會熱熱鬧鬧的場景不同,這場特殊的人才見面會顯得格外安靜。34家新型研發機構帶來了147個招聘崗位,包括數字IC設計工程師、算法工程師、醫藥技術研究員、市場經理等。而進場洽談的是經過比對篩選后的460位高端人才。一個個招聘站臺前,用人單位的人才主管們正和人才們細細聊著。
去年8月,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在寧揭牌,以國家實驗室為標準,建設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發機構和國家級創新基地。這次,實驗室人事部副部長聞然帶來9個科研崗位,“前不久我們跟著市人社部門去北大清華招人,今天,還想從社會上招一批有工作經驗的,直接加盟項目開發。”聞然告訴記者,南京市人才中心很用心,提前篩選了一批人才,效率比普通招聘會高多了。
南京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總監劉方波花了一上午洽談了3位人才,“都是提前精準對接過的。”劉方波說,研究院科研團隊依托的是清華大學國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過近兩年的研發,目前首個工業物聯網產品已經上線銷售,這次想招一批熟悉工業軟件的應用人才。
對于人才來說,這種精準招聘也讓他們省心不少。邵瑞的應聘目標是南京信大衛星應用研究院,前期匹配過程中已有了解,來了直接洽談。南京產業發展的成熟度以及對人才服務的周到更加堅定了他來南京就業的想法。來自尼泊爾的28歲小伙子米克3年前來東大就讀生物醫學專業研究生,因為父母做中國和尼泊爾之間的貿易,所以他的目標鎖定的是與專業相關的貿易崗位。不少新型研發機構已有產品,正面臨市場上的開疆拓土,所以他得到了好幾家用人單位的青睞。
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市場發展部部長楊本蓀介紹,今年以來,人才中心對已注冊備案的新型研發機構逐家摸底,并充分運用市場化資源,建立起了為新型研發機構引才的專項服務機制,從前期的人才需求搜集、招聘信息發布、人才遴選、簡歷匹配,到人才和單位現場封閉式點對點交流,再到后期成效跟蹤等環節,實現了“全鏈條”式服務。因為精準對接,僅一個上午,人才見面會就初步達成意向1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