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商業地產市場目前整體發展相對保守,缺乏外來成熟經驗與本地市場的融合,這些從宏觀市場數據、微觀市場表現以及從東北四個主要城市數據對比中均可窺一斑。
然而,商業市場的“沒有”并不等于“沒需求”,長春商業市場面臨的“內向”危機,也正是其機會所在。本報告希望從目前的市場發展中能夠窺其端倪,以求尋找新的發展契機。
Part1 宏觀發展指數
人口指數
長春,東北亞經濟圈中心的特大型城市
地處東北亞幾何中心的長春,是中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根據國務院發布《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長春已步入特大城市行列。
經濟指數
長春,經濟面臨著轉型
東北經濟運行在經歷了幾年的高速發展后,受產業結構的影響,增速逐年下降。2015年,在全國一線、1.5線和二線城市GDP排名中,長春市GDP和增速均位于低水平,整體經濟運行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產業結構
長春,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的東北老工業基地
以工業化著稱的長春以第二產業為主導,汽車工業尤其發達,占工業產值比重超過70%,是長春名副其實的龍頭產業。從目前發展來看,長春經濟發展仍依賴工業擴張,未來將逐漸向服務業方向過渡。
消費指數
長春居民的消費意愿熱情高漲,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挖掘
從全國來看,長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處于相對較低水平,但消費意愿卻居于前列,高于同處于東北的大連和沈陽,消費需求有進一步挖掘的空間。
房地產發展指數
長春房地產市場投資增速下滑,市場進入理性開發時代
長春房地產投資在經歷了幾年的高速發展后,于2011年達到最高值,其后增速下滑,活躍度下降,房地產業由“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
知名房地產企業進駐指數
長春房地產市場保守,外來企業進駐少
根據2015年中國房地產業綜合實力100強排行榜,目前已有32家百強企業布局沈陽,領跑東北;而長春僅有12家進駐,相對較少。同時布局四個城市的企業中,僅恒大集團在長春項目較多。
知名商業地產運營商進駐指數
長春商業市場本土企業占主導地位
長春市本土商業運營商歐亞集團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市場占有率高。但國際化和全國性的商業地產商進駐數量低于其他城市,商業地產市場發展偏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