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人才優惠政策不斷出爐,待遇是留住人的因素之一,而起到決定作用的是產業。近些年來,無錫的物聯網、軟件外包、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國具備明顯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這些產業有明顯的高附加值和高待遇特點。因此,人才進入無錫具備了“穩增長、高質量、留得住”的特色。
從全市層面看,涉及到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領域,無錫人均指標具備顯著優勢,從而使得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公務服務覆蓋,較高的人均單項指標也提升了區域的勞動生產率,符合了下一步的產業發展趨勢。所以,無錫進入500強排名的企業數量在江蘇排名第一。
這些跡象顯示出,無錫經濟能夠引領蘇南經濟的復蘇,不是靠行政合并和人才爭奪,不是依靠大投資拉動,而是依靠深厚的工商業傳統和實實在在的實體經濟發展,依靠的是內生動力。
無錫發展的三個關鍵節點
步入新世紀以來,無錫的發展經歷了3個關鍵節點。
一是進行區劃調整,在江蘇省內第一個成為沒有縣的設區市;二是太湖藍藻危機,影響到居民用水,觸發對傳統蘇南模式的反思;三是經濟總量進入萬億元俱樂部。
無錫經濟有過一段徘徊期。但從2015年的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后,根據城市的發展歷程、稟賦條件、功能定位,研究并確立了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和產業強市主導戰略。無錫意識到了作為近代工業發源地、鄉鎮企業發源地的本質,回歸了發展實體經濟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