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廣州制造業在規模、結構和效益上不斷取得新成績,同時也積累了較多的結構性矛盾。課題組從經濟實效、結構優化、創新能力、社會價值、國際影響、綠色發展六個維度建立廣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
評價表明,近十年來廣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呈現不斷提升態勢,且具有平穩持續的特征。與過去10年來廣州產業整體向高質量發展不同的是,廣州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更具有韌性。制造業發展在經濟實效、結構優化、創新能力、社會價值、國際影響、綠色發展六個維度的質量變化均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各個維度提升幅度大小不一,對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各不相同。其中結構優化發展的提升幅度最為顯著,對廣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貢獻最高。課題組對國內制造業發達的20個城市的評價結果表明,廣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整體水平在國內排名第七。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六個維度上來看,廣州制造業的創新發展質量表現較為突出,位居全國第五;社會價值質量、結構優化質量、經濟實效質量分別排名第七、第八和第九,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綠色發展質量和國際影響力排名較后,尤其是對外開放優勢下降。
報告指出,廣州要提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一是要著力擴大制造業發展規模,提升企業生產效益以提高制造業發展的經濟實效。二是大力發展IAB、NEM等先進制造業,聚焦重點領域,加緊布局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優化產業結構。三是加強自主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大力支持平臺建設,加快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四是提升利用外資質量,推動企業國際化發展,放眼全球,嵌入國際科技產業鏈,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制造業“走出去”。五是依靠“智能+”實現“機器助人”,提升制造業稅收貢獻能力,提高制造業發展的社會效益。六是通過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創新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強化節能環保監管,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