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廣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重大歷史機遇,扎實落實“1+1+9”工作部署,堅定穩妥有效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全面做好“六穩”工作,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在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征程上邁出新步伐。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廣東牢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齊心協力、團結拼搏、共同奮斗的結果。
(二)經濟總量連續31年位居全國前列,廣東為什么能?
新中國成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經濟奇跡的背后有著一套完整制度體系和強大精神力量作支撐。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廣東之所以能創造世界現代化史上的發展奇跡,實現GDP從1949年的20.3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0.7萬億元,人均GDP從1949年的78元上升到9.5萬元,居民收入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和地區水平,根本在于始終堅持黨的堅強領導。萬山磅礴必有主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因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廣東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才能不斷取得新成績,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到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從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日益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實踐深刻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如果動力問題解決不好,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很難做到的。廣東能夠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長,正是得益于把創新作為發展第一動力,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廣東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2019年,預計全省研發經費支出28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8%,區域創新綜合能力保持全國第一,有效發明專利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穩居全國首位。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是廣東人民的精神特質。發展為了人民,發展同樣依靠人民。倡導“時間就是金錢”,主張“效率就是生命”,打破職務“鐵飯碗”,廢除平均主義“大鍋飯”……改革開放40多年,廣東人民大膽探索、大膽實踐,不僅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改革開放歷史畫卷,也將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內化為廣東精神之魂。正是憑著這一點,廣東人民從來沒有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是一直以走在前列為目標、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