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珠海迎難而上,精準施策,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
疫情當前,企業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繼此前發布“暖企十條”,2月17日,市政府印發《珠海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推出10條具體措施支持全市企業安全有序開展復工復產。
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阿奇霉素,被列入了防疫藥品目錄。春節以來,該公司全力復工投產,將日產能提升至64萬粒,并向重點疫區捐贈了價值逾百萬元的防疫藥品。
“根據‘暖企十條’等扶持政策,我們向省工信廳報送了8批142家有融資需求的防疫物資企業,幫助企業積極協調貸款。”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潤都制藥等3家珠海企業已獲得1.1億元低息貸款,在24小時內完成了貸款從申報到放款的全部流程。
生產一線,也是政府靠前服務的一線。“復工防控措施落實得怎么樣?”“現在有多少員工在一線生產?”“企業在用工、資金等方面有哪些困難?”……連日來,市領導及各區、各部門負責人每天深入企業“打卡”,一方面檢查指導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另一方面深入宣傳市、區對企業的扶持政策,全力摸清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
“現在企業復工普遍面臨的一個難題是供應鏈存在‘堵點’,主要是上下游企業復工不順暢。”珠海經濟特區飛利浦家庭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提出,能不能協調解決上游企業復工復產訴求?
為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迅速將飛利浦公司列出的上游供應商企業名單,報請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通過深圳、惠州等地有關部門協調,積極配合提供相關配件和材料。
在格力電器成品管理庫,設備管理員曹祥云告訴記者,“2月20日,我們的產品裝滿了210個集裝箱,發運的產品總量大概是6萬臺(套),都是銷往國際市場的。”
據了解,此前格力電器在江門、中山有42家核心配套供應商因種種原因無法及時復工。“借助省、市、區三級協同機制、多方協調,到2月18日,這42家核心配套企業已經全部正常復工復產。”格力電器負責人介紹說。
位于三灶鎮的珠海達漢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軟性路線板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客戶包括華為、小米等,2019年產值2億元。“我們是全區首批復工企業之一。目前,公司到崗人員320多人,已經超過員工總數的八成。”公司總經理雒天華介紹說。
“受疫情影響,市場訂單較去年同期下滑了四成,但我們開動得早,政府支持也給力,‘搶’回訂單我們有信心!”雒天華解釋,他們的客戶主要集中在深圳,隨著上下游產業鏈的逐步回暖,后續訂單有望迎來一波快速增長。
“你復工,我獎勵”——高新區提出,對重點企業、重點地區的員工,由區人力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車接送;對區內企業通過包車或企業間拼車等方式,接送來源地相對集中的員工所產生的包車費用,按實際發生費用給予全額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