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在集體或高新區名下的人才,每年可享受1.2萬元至2.4萬元的補貼;在人工智能專業職稱評審過程中,高端人才可破格越級申報。”本市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的品牌總監張征告訴記者,近年來,天津包括“海河英才”計劃等一系列招才、引才、穩才政策解決了企業招人難、留人難問題,去年天地偉業入職800余人,很多都是來自京冀的高端人才,部分已在津落戶。
給補貼、給編制、給戶口、給獎勵……在推進京津冀人才一體化工作中,天津人社系統把人才當“座上賓”,突出政策協調、資源共享、活動對接,令三地人才的一汪“活水”涌動。
“自2014年以來,我們每年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主題,舉辦‘津洽會’人才智力引進活動,每年都有來自京津冀三地的數百家企業提供近萬個崗位。”市人社局負責人介紹,作為天津人才引進的“拳頭品牌”,“津洽會”通過設置京津冀外籍人才招聘洽談會、京津冀博士后人才與項目引薦會等板塊,突出京津冀三地人才協同發展大主題,搭建三省市人才智力對接交流的大平臺。
為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來津創新創業,2015年以來,天津連續舉辦“高校學子津門行”活動,邀請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師生來津參觀考察,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國家超算天津中心以及人才公寓、創業大街等人才創新創業配套設施,讓青年學子近距離感受到天津高新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來到天津這片熱土創新創業。
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天津市人社系統積極協助京冀開展人力資源與勞務服務。去年以來,天津積極參加雄安新區就業服務活動,組織天津優質企業與職業院校赴當地舉辦各類專場招聘與座談會。此外,按照“轉移就業和就地就業相結合、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相結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方式,將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島市、滄州市認定為勞務基地,就地開展職業指導、求職登記、就業推薦、職業培訓,截至目前,累計提供崗位近千個,通過“農家樂”等職業技能開發和職業培訓,累計促進勞動者就地就業、轉移就業、技能就業近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