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州市工業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調結構、轉方式進入關鍵時期。同時,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和復雜國際環境影響,工業發展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后續動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由于市場對“工改商”“工改居”意愿強烈,造成產業用地被“壓制”,存量工業用地保量的任務艱巨。另一方面,廣州市規劃工業用地出現減量趨勢。一些企業或村集體取得用地使用權時使用性質為工業用地,但現行規劃已調整為居住或商業用地。要盤活該用地,要么由政府土地收儲后出讓(地塊規劃為居住,或規劃為商業且位于政府應收儲區域內),要么由用地權屬方按商業用地市場評估價補繳地價后自主改造(規劃為商業且位于政府應收儲區域外)。
然而,企業或集體對土地增值預期較高,政府收儲難度較大,且企業對補交大額土地差價自主改造也缺乏動力,誘發低效用地和閑置土地現象。
暖巢繁枝,引鳳來棲。廣州市工業發展迫切需要守住底線、強化保障、穩定“地盤”。工業產業區塊劃定即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是保障廣州市先進制造業土地要素與產業載體供給的重要措施,可為資本、人才、創新等其他要素的集聚提供先決條件。
工業產業區塊作為產業保護范圍,原則上不得隨意調整。一級控制線范圍內,除因公共利益需要外,工業用地原則上不得作為其他非工業用途;二級控制線范圍內,應在一定時期內保留作為工業用途,如調整,則需遵循“底線規模不減少、產業布局更合理”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