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重慶果園港,微風宜人、江水東流;長江兩岸,成片的油菜花吐露芬芳;碼頭前沿,幾艘貨輪正緊張開展裝卸作業……
“2月中旬高峰時,我們因疫情而滯留港口的貨物高達500萬噸。隨著近期水路、公路物流逐步恢復,目前我們各港口的堆存貨物已下降到350萬噸,3月3日起,我們獲批不再對湖北以外的外來船舶進行14天隔離觀察,港口作業有望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副總經理黃繼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2月上旬以來,重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并以汽車、電子、裝備等支柱產業為核心,以“龍頭”企業及其供應鏈為重點,以多項政策措施為支撐,著力推動重點產業全鏈條復工復產。截至3月3日,全市6435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達到99.5%。
抓龍頭 打通供應鏈
“長安一‘感冒’,全重慶都‘冷’”——一句戲謔之言,折射出長安汽車(11.280, -0.18, -1.57%)之于重慶工業的重要性。但由于工廠多、員工多、產業鏈長,新冠肺炎疫情給長安汽車復工復產帶來巨大挑戰。
2月10日起,長安汽車在重慶的各個工廠陸續復工。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說,復工前長安汽車和供應商都面臨許多自身難以克服的問題,每家企業的問題各有不同。“我們梳理出一份涉及200多家上游企業的復工需求清單,向重慶市經信委等部門,以及兩江新區、渝北區、江北區等10多個區縣尋求幫助。”
“相關部門和區縣不僅迅速協調幫助了我們在重慶地區的重點供應商復工復產,還跨地區協調了大量市外供應商恢復供應,目前長安汽車的供應鏈已基本打通,正處于產量爬升階段。”朱華榮說。
“在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之初,我們就對100家重點調度企業復工復產進度進行嚴密跟蹤,‘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幫助這些‘龍頭’企業解決各種困難問題,從防疫、用工、用料、用能、物流、金融、稅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幫扶。”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涂興永說,不到20天這100家企業就全部順利復工。
2月26日,20余輛大巴從重慶出發,分赴四川、貴州等地迎接翊寶公司350名員工入職;2月28日,一輛“接工專車”從重慶南川區將重慶京東方新招聘的20余名員工送達工廠……電子產業是重慶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但多家“龍頭”企業復工后面臨員工短缺難題;連日來,兩江新區直擊企業痛點,廣泛動員組織招工,有力保障了多家重點企業的用工需求。
“我們按照重點企業‘一企一員’的原則,通過中介公司、招聘網站、24小時招聘熱線等方式幫助企業招聘員工,還針對因疫情導致用工成本增加的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補貼。”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