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日益壯大的軟件產業正在成為當地加快打造 “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的重要抓手。“重慶市力爭到2022年成功創建中國軟件名城,屆時軟件業務收入將達3000億元。”重慶市經濟信息委主任陳金山表示。
近年來,重慶市不斷通過政策引導、加強載體建設、培育龍頭企業等舉措推動軟件產業集約發展,并累計培育了中冶賽迪、長安軟件、金算盤、中科云從、豬八戒網、南華中天、梅安森等多家本地知名軟件企業。
數據顯示,重慶市目前共有軟件企業約2.5萬家,2019年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705億元。從發展態勢看,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業態逐步成為重慶市軟件產業的重要力量。
“通過加強重慶市軟件測評中心、重慶市軟件開發云平臺、重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適配測試中心、重慶區塊鏈測試中心等機構檢測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本地軟件技術配套服務能力。”陳金山表示,同時推動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高校優化專業結構,持續打造有利于軟件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據悉,重慶下一步將以主城區為核心積極申創中國軟件名城。以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渝北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西永微電子產業園、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等為重點,打造綜合型軟件產業園區,并積極創建中國軟件名園。
陳金山表示,重慶市在軟件產業上將突出重點方向加快發展。在行業應用軟件上圍繞建設“智慧名城”,重點發展政府管理、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公共安全、金融服務、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行業應用軟件和智慧城市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工業軟件上圍繞建設“智慧重鎮”,大力發展工業軟件,進一步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著力將重慶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軟件企業聚集高地;在信息技術服務上加快發展面向移動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等平臺的移動支付、位置服務、數字內容服務以及智能應用、虛擬現實等在線運營服務;在新興軟件上大力發展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業態領域新興軟件。
為成功創建中國軟件名城,重慶市將實施“千家軟件企業培育工程”,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2020年引進軟件項目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