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緊貼業態發展趨勢,不斷豐富跨境電商商品通關渠道,致力優化通關環境,提高通關效率,推進關區跨境電商業務快速發展。2017年,共監管跨境電商商品4892.4萬件,同比增長61.8%。
信息化監管為傳統海淘商品通關提速
隨著一聲清脆的“滴”聲,“2瓶魚油、2瓶鈣片、4盒嬰兒米糊……”,廈門海關關員小沈手中海淘包裹的申報信息一覽無遺。隨著廈門海關自主編寫的優化快件查驗“小程序”正式上線,快件海關查驗流程大幅簡化,可壓縮60%的通關查驗時間。
這一“小程序”僅僅是廈門海關依托信息化監管,全面提速傳統海淘商品通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依托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及相應的手機APP,全國快件通關系統以及該關自主開發的郵件、快件通關輔助管理系統陸續接入,企業和個人在線“一站式”申報、口岸監管部門信息化“一站式”審核查驗、海淘商品“一站式”放行已成為廈門海關的“新常態”,全面實現了郵件快件的無紙化通關。同時配套推動的“互聯網+自主報關”、身份信息聯網驗核等業務創新,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全流程在線申報,海淘稅款在線支付,通關狀態在線查詢,僅需一臺手機,“足不出戶”就可辦結海關手續。用資深“海淘族”,廈門市民高女士的話來說,現在只要在家“葛優癱”,等著收包裹就可以了。
創新舉措帶動跨境電商“直購進口”模式規模化發展
1月15日,隨著廈門海關關員在“跨境電商海關通關管理平臺”上完成審核放行等手續,來自澳大利亞的225件進口奶粉、保健品等在廈門順利通關,發往全國各地。隨著跨境電商進口統一版系統在廈門正式上線近一年,廈門海關跨境電商直購進口監管業務已實現規模化開展,累計已監管跨境電商直購進口模式商品近20萬件。
據廈門海關有關人士介紹,國家跨境電商新政正式實施以來,海關充分利用跨境電商所具備的交易信息化、全程可追溯等優勢,拓展應用互聯網、物聯網、分析等科技手段,不斷提高便利化水平,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措施:建立提前電子申報制度,壓縮現場通關時間;實行7*24小時通關制度,確保商品第一時間通關;建立“稅款擔保、集中納稅、代扣代繳”制度,簡化商品繳稅流程;實施“三單比對”方式,實現快速驗放;建立分析系統,實現精準監管;加大查驗技術裝備投入,實現智能化通關……這些舉措,實現了商品到貨后的“讀秒”式放行,為企業節約了30%以上的運營成本,進一步帶動了廈門跨境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為市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海淘選擇。
“廈門良好的經濟和外貿基礎,獨特的空港、海港和對臺優勢為跨境電商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空間,跨境電商具備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條件。”據廈門海關人士介紹,為支持廈門市繼續做大跨境電商產業,廈門海關將持續發揮自身職能,繼續探索新模式新技術的運用,讓企業和市民能夠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電商通關環境。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