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口?
首先,城市經濟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2019年,四個直轄市的經濟增速中,天津最低,為4.8%。北京、上海和重慶分別為6.1%、6.0%和6.3%。
不過,吸引人口流入的關鍵因素,還包括當地的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是否明顯高出其他城市。2019年,四大直轄市中人均GDP最高的為北京,達到16.4萬元,其次為上海,15.73萬元,天津和重慶排名三、四位,分別為9.03萬元和7.58萬元。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上海排名第一。2019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7756元,比上年增長8.7%;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42元,比上年增長8.2%;天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04元,同比增長7.3%;重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0元,比上年增長9.6%。
為何會出現如此明顯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這與城市的資源聚集水平、工業化階段、高端服務業發展等均密切相關。
四個城市所處的工業化階段并不一致。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2019年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均不超過4%,已經逐步進入后工業化時期。而重慶的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過6%,仍然處于工業化較快發展的過程中。
正因為工業化仍然處于較快的發展過程中,重慶具備吸引更多人口回流的條件。從四大直轄市的三大產業比值來看,重慶的第二產業占GDP比也是最高的,達到40.2%。而北京、上海和天津的第三產業占GDP比分別達到了83.5%、72.7%、63.5%。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認為,第三產業穩步發展,將成為北京、上海和天津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促進因素。從目前來看,北京、上海在一些高凈值的第三產業上優勢明顯,比如金融業。
以存貸款來看,截至2019年末,天津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1788.7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6141.27億元。重慶201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9483.20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7105.02億元。
這遠遠不如北京和上海的數據。2019年,北京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71062.3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76875.6億元。上海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32820.27億元,貸款余額79843.01億元。
這也意味著,北京、上海能夠提供更多如金融業這樣高收入職位,而發達的服務業也吸納了更多的就業人群。不過,在兩地控制人口的情況下,常住人口增長遭遇政策瓶頸,而隨著重慶、天津產業的不斷發展和轉型升級,將進一步強化二者對人口的吸引力。
哪個城市高素質人才多
盡管發展階段不一,但從未來看,四大城市都在創建科技中心,需要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
根據統計公報,四個城市公布的涉及科學技術的數據并不一致。其中,重慶和上海公布了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北京和天津公布了技術合同成交總額。總體看,北京和上海在科技上的優勢非常明顯。
從R&D經費來看,上海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約1500億元。重慶的這一數據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1.95%,按照重慶2019年GDP計算,約為460億元。
從技術合同成交總額上看,天津只有不到北京的1/5.2019年,北京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83171項,技術合同成交總額5695.3億元;天津全年簽訂技術合同13977項,合同成交額923億元。
另一個可以對比的數據是專利數量。從數據來看,北京在專利申請和授權量上均排名四大直轄市首位,上海排名第二,天津、重慶分列三、四位。
天津、重慶還有一個數據可以對比,這就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在2019年末共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重慶則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4個,其中國家級中心10個。
從資金、專利量等數據來看,北京明顯高出其他三個直轄市一個量級,這意味著北京有能力吸納更多科技人才,更容易形成“集團優勢”。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認為,北京作為全國教育中心的優勢突出,從另外一個側面也助力了科技的發展。
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北京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2.4萬人,在校研究生36.1萬人,畢業生9.2萬人。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15.7萬人,在校生58.6萬人,畢業生14.5萬人。這一數據明顯高出其他城市。
北京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科教中心,是全國資金、技術最為集中的地方,也吸引著全國的高質量人才。其他的直轄市盡管發展也不慢,但是仍在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