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任何一家企業中,都有其優秀的下屬與差的下屬。眾所周知,二八定律在企業中的表現,20%的下屬為公司創造了80%的利潤。那么這20%的下屬就是優秀下屬,他們是企業價值的最大創造者。同時,在企業內部也存在“差下屬”?那么究竟什么樣的下屬屬于差下屬呢?
差的下屬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一方面是下屬本身確實存在難以管理,例如:在一些高科技公司或者新型類公司中,一些下屬憑借自身所擁有的獨特資源(技術資源、關系資源等)而難以替代,從而表現出來的對公司規章制度的不尊重;另一方面來看,差下屬表現出來的問題并不是自身造成的,而是公司管理上的問題,例如在考核、薪酬上出現的不公平等而導致下屬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的缺失。
眾所周知差下屬不止是降低自身的工作效率,而且還會破壞別人的工作,影響著企業的效率,只會給企業帶來低工作效率和低士氣。但是企業不能期待這個問題會自動消失,有效處理這中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的工作中, 建議采用預防與控制相結合的策略來解決。
對于差下屬的預防策略,管理者必須去找出在公司管理上有可能造成出現差下屬的障礙,然后找出解決方案。例如,首先可以通過適當的工作安排來解決問題,過于僵化或松散的工作比較滋生問題行為,那么可以通過工作的輪調、工作的擴大化、工作豐富化來緩解來解決可能出現的行為問題。其次,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培訓來幫助差下屬成長,因為如果所任用的下屬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能力,通常只會導致失敗,而失敗只會帶來挫折感和更低的工作熱情,下屬遲早會放棄嘗試的念頭,使差下屬”行為發生,因此,企業應該采取必要的步驟、合理的安排,為需要的下屬提供受訓的機會。再者,公司可以通過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來幫助差下屬融入企業。人際關系這也是造成差下屬的一個重要因素,差下屬由于缺乏與別人溝通的技巧和適當的方法,使下屬之間不愉快,各懷敵意,變會出現彼此之間的隔閡,攻擊行為增加,導致工作之間不配合、脫節,那么需要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下屬之間良好的溝通。
控制策略與預防策略不同,主要通過系統的管理措施來達到控制行為的目的。例如:通過績效考核來激勵下屬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提高工作效率。當然,績效考核要和公司的規章制度相配合,才能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同時,對于不希望有的表現,也要有處罰手段,如罰款、調職、降級等,但這種消極的控制策略應該謹慎使用,獎勵和處罰必須與業績一致,管理者應該在增加獎勵和處罰都要明確一點,二者的程度相當且具有相當的透明度,這些透明的措施會更加激勵下屬。
沒有不好的下屬,只有管不好的下屬。公司把人招進來肯定是他符合公司最好的標準,進來之后出現問題那就應該是管理者的責任了,希望各級管理者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增加對所謂的差下屬的管理和執行力度,才能妥善處理問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