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基礎
企業管理研究可概括為過程研究、效力研究、作用研究、傳播研究和影響因素研究等相互關聯的視角。過程研究關注組織實現管理創新的整個時序過程,旨在概括管理創新的主要活動或階段。效力研究主要關注“不同企業管理創新實施結果參差不齊”的問題,從組織學習視角提出提升管理創新效力的路徑,組織學習能夠促進行為的改變,是管理創新的關鍵,因此組織學習能力越強管理創新成效越顯著。創新作用研究關注“管理創新能否提升組織績效以及兩者之間呈何種關系”的問題,總體認為管理創新能夠提升組織競爭力,且與組織績效之間呈復雜非線性關系。創新傳播研究包括管理時尚和創新擴散兩個流派,前者旨在揭示管理創新供需雙方如何相互作用促使新管理實踐或方法的產生與流行,后者則探究已有較為成熟的新管理理念或方法在潛在使用者之間傳播的過程與機理。影響因素研究關注“哪些因素影響管理創新的引進、產生及其在組織內部的擴散”,管理創新體現了整個組織文化;組織中關鍵管理者提出創新性方法或措施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具體問題,然后支持其實施和應用;組織因素是影響組織創新引進最重要的因素等等。
(二)研究思路
企業管理創新實踐開展的研究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按照管理創新職能選擇某些特定類型開展深入研究,因而形成戰略管理創新、供應鏈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再造、全面質量管理及營銷管理創新等研究流派;另一類則是囊括各種管理創新類型探究共性與規律性,相比之下,第一類研究強調不同管理創新類型的差異化特性,旨在探究各自的內在機理、構建相互獨立的理論體系的研究。
由于管理創新較之于技術創新具有結果不確定、過程漫長、專業知識或經驗缺乏、系統性、復雜性以及效果不可分離性工程??紤]到企業管理創新研究的目的不僅在于構建理論體系,更重要的是解決當前企業實踐中盲目跟風、效率低下等現實問題。一方面,中國企業管理創新實踐大多為引進型創新,即將在其他組織已經過理論化和標示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引進新的組織,因此企業主觀認為其是科學合理的,不需要再次理論化與標示;另一方面,在集權、指令性管理范式下,組織基層員工盡管被動接受和參與管理創新過程,但鮮有出現直接抵抗的行為,這也使得組織忽視理論化與標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