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統漏洞
系統漏洞主要是指因當前應用的各種操作系統軟件由于系統設計階段所存在的失誤或不完善而給非法分子提供了網絡侵入的機會,導致非法分子可以利用系統所存在的各種漏洞將病毒等侵入計算機內實現控制計算機的目的,從而竊取計算機用戶關鍵性的信息與文件,甚至對計算機進行結構性的破壞行為。在當前信息時代,系統漏洞是目前計算機受到網絡安全影響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計算機所存在的各種系統漏洞已給不同的病毒程序提供了便利的入侵時機,也給病毒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間,為后續的破壞性行為提供了契機。
通常而言,計算機用戶會覺得正版的操作系統需要花費高昂的費用,這也是導致目前大多數計算機用戶使用盜版系統的重要原因。由于盜版系統自身就存在諸多系統漏洞,并且不同的操作系統在不同的硬件設備下應用所產生的系統漏洞也會有所差異,在日后的系統應用過程中也會持續產生不同的系統漏洞。在目前系統應用過程中,用戶遇到較多的系統漏洞主要包括壓縮文件漏洞、服務拒絕漏洞、賬號快速切換漏洞等等,這些漏洞的存在及擴大給病毒的產生提供了環境,并嚴重危害了當前計算機網絡安全。
2、網絡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主要指黑客通過破解或破壞系統特定程序、系統或網絡安全,實現更改或破壞系統或程序中關鍵信息的過程,目前主要包括破壞性攻擊及非破壞性攻擊等兩種常規黑客攻擊方式。其中,后者通常不以竊取系統信息為目標,通常用于干擾用戶系統的正常應用;而后者,則會對計算機系統產生一定的破壞效果,并達到竊取系統信息的效果。目前,黑客攻擊行為主要包括信息保障、拒絕服務、后門程序、密碼破解及網絡監聽等手段。
通常情況下,黑客攻擊大多以干擾系統運行,獲取信息及數據,竊取超級用戶權限,非法訪問系統等為目的。對于企業信息用戶而言,黑客攻擊的對象及信息具有關鍵的作用,黑客所開展的攻擊行為會產生較大的破壞。此外,黑客利用郵件攻擊、木馬攻擊等手段所竊取的信息,也給計算機網絡帶來較大的威脅。
3、計算機病毒
在當前企業計算機應用過程中,病毒是網絡安全最大的影響因素,其通常通過編程或者在已有程序中加入對計算機具有破壞力的指令,具有復制性、傳染性、隱藏性及破壞性等特點,可細分為伴隨型、寄生型、變形型及“蠕蟲”型等。通常而言,被病毒所侵入的計算機速度會明顯變慢,也會導致計算機內的文件信息被破壞而導致無法正常讀取,并嚴重影響其他計算機功能的正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