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堅持把旅游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動力轉換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總體思路,跳出旅游謀劃全局、跳出傳統謀劃現代,統籌調配各方面資源,全力突破全域旅游,帶動實現綜合效應,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
威海擁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線,沿海分布著100多個大小島嶼和眾多港灣,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兼備。前不久,威海市旅游局與中科院聯合進行的旅游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威海市已發現登記的旅游資源單體總數為1121個,擁有省級旅游度假區5處,A級以上旅游景區45處,旅游景區(點)80多處,國家公布的74種旅游資源威海幾乎都有。以上種種讓人不禁感嘆從“景點游”到“全域游”威海全域旅游大有可為。
在轉型之初,威海立足于全市旅游資源分布和發展實際,在推動重點景區建設的同時,充分挖掘山、海、林、泉等資源,著力構筑“一核兩帶八區”。所謂“一核”,就是將中心城區打造成為輻射全市旅游業發展的龍頭核心區。“兩帶”,即依托上千公里海岸線,打造國內外獨具特色的幸福海岸旅游度假帶;依托豐富的山地生態文化資源,打造集生態養生、休閑體育、戶外運動于一體的山地休閑旅游帶。“八區”是與全市新型城市化重點區域建設相契合,著力推進好運角、雙島灣、東部濱海新城、里口山、石島灣、南海新區、乳山濱海新區、昆崳山的旅游區域建設,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錯位發展、協作密切的整體旅游發展格局。
威海跳出一二三產業自我發展的傳統模式,堅持把旅游元素作為催化劑,充分發揮旅游業的拉動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將旅游業的發展與其它產業融合共促、協調共進,發揮旅游綜合帶動功能,適時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海洋”、“旅游+工業”、“旅游+文化”、“旅游+體育”、“旅游+健康”、“旅游+美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