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曾經說過,企業的首要責任是盈利,企業無法盈利就只會破壞社會資源。那么企業中各個崗位的主要職責就是要為企業贏利服務。當前,企業管理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國資委提出開展“管理提升活動”,旨在找出風險點、止住出血點,向管理要效益、要質量、要增長。因此,用負責任的態度去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就是管理能力提升的關鍵所在。
一是要以客觀公正的態度正視問題。毛主席曾說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對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像對待敵人一樣,既不可因它慌了陣腳,亦不可馬虎大意,而是要以客觀端正的態度去正視它、戰勝它。一方面,要引導員工站在企業發展的高度去查問題,絕不能把某個問題簡單地歸納成某一個人或某一個領導的責任,把查問題變成“小幫派”之爭。另一方面,要先查自身的問題,要讓員工不僅會糾別人的問題、體制的問題,而且能糾主觀上的問題、自己崗位上的問題,從自身的角度去深挖問題出現的真正原因。
二是要用“刮骨療傷”的勇氣處理問題。發現問題之后關鍵是怎么去處理。有些管理問題是多年的頑疾,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解決的。但是,捂住這些問題無異于傷者捂住已經發炎潰爛的“膿胞”,不“刮骨療傷”,“膿胞”會越來越嚴重,直至影響到生命。因此,要用“刮骨療傷”的勇氣去處理管理中存在的“頑疾”,首先要敢于觸碰既得利益。解決多年的管理問題必然會影響某些小群體的既得利益,管理者要統一認識,并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在遇到利益沖突時,必須以對企業負責、對多數員工負責的態度,以企業利益為重及時化解利益矛盾。其次,要能夠動真格。不能一遇到挫折就停,一發現問題就躲,管理者要時刻提醒自己身上承擔的責任和肩負的使命,對問題的處理不手軟、不放松,更不能半途而廢。再次,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管理者在制訂、落實各項制度措施時,要做到不徇私、不護短,要通過黨務公開、企務公開等各種方式對制度措施制定的過程和落實的情況進行公開,接受廣大員工的監督。
三是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改進作風。良好的作風是責任心的體現,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當前,黨中央抓作風建設的態度很堅決,明確提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企業要以此為契機,引導全體員工,尤其是各級管理者深刻認識其重要性、長期性、緊迫性,切實增強自覺性,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嚴肅工作紀律,以實際行動抓好貫徹落實。首先,各級管理干部帶頭轉作風。各級管理干部要發揮帶頭作用,堅定政治立場,強化為企業發展奮斗的信念,主動高效地執行企業的各項決策;帶頭廉潔奉公,不謀私利,主動聯系群眾,團結協作,取長補短,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開展工作;主動開拓進取,帶領廣大員工為企業的發展做實事、做好事。其次,要深化作風建設的措施,細化相關管控標準,使作風建設更深入、更持久。再次,要強化監督。建立作風建設檢查機制,細化考核標準,并將作風建設情況納入到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領導干部考核工作中,做到定期檢查和適時抽查相結合,回訪檢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同時,對違反規定和紀律的要嚴肅問責,責令整改,對情節嚴重的要嚴肅處理并予以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