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商業價值最高的商品,人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amazon、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頂級公司的CEO為什么能這么成功,他們是怎么分配時間的呢?
1、制定每日工作主題為了更好地處理好每天出現的各項事宜,推特和Square的CEO Jack Dorsey會為每天制定一個主題。周一專注于管理和運營問題,周二聚焦于產品問題,周三專門處理營銷、溝通以及發展問題,周四關注開發者和合作問題,周五則是企業文化和招聘問題,周六重點復盤一周的工作,收集每個事項的反饋意見,制定接下來的戰略,為下一周的工作做準備。Dorsey在采訪中表示,雖然經常會有打破節奏的事情出現,但一般會很快解決,重新回歸每天的主題。
2、永遠提前開始工作數字金融平臺Ellevest的CEO Sallie Krawcheck每天凌晨4點開始工作。他認為,能平衡好自己和別人的相處時間之時工作效率最高,在屬于自己的時間里,思考和協作的效果更佳。所以,如果想把事情做完做好,最好在全世界起床之前就開始工作。除此之外,Sallie Krawcheck還嘗試過減少周五的工作安排,但總有突如其來的郵件干擾自己的注意力。綜合各種嘗試,她發現凌晨自己頭腦清醒,不會因為各方意見暈頭轉向;而且在別人都休息的時候工作,會獲得更多的靈感和平靜感。
3、每次只做一件事Keller Williams Realty的創始人Gary Keller認為,成功是慢慢來的,因此他每次只定一個目標、只做一件事。Gary Keller與別的CEO每天把日程安排得很緊湊不一樣,他喜歡把每天最重要的工作聚焦在頭4個小時。每天他會圍繞重點工作定一個目標,目標實現了,其他工作相對就變得容易。他會每天保護這關鍵的4小時,無論著書立傳還是管理公司,他都堅持這個原則。目前,他的公司已經成為最大的房地產公司。在完成既定目標的那件事之前,別讓其他事分散你的注意力,可節約20%時間。
4、四步框架簡化決策亞馬遜的CEO杰夫·貝佐斯認為,最決策非常耗時,因此他開發了“四步框架”簡化決策過程、快速處理。1)做決策應遵循過程輕型化,永遠不要一刀切,許多決策都是可逆的。2)掌握70%信息時就可以下決策,等到收集90%信息時已經慢了一步。3)多使用“不同意還是就這么定了?”,更易得到肯定,推動事項發展。4)樹立團隊統一目標,盡早發現一件不一致的地方。
5、關上虛擬之門項目管理平臺Trello的前任CEO兼產品主管Michael Pryor鼓勵管理者關上虛擬之門,排除如郵件、私人訊息等干擾,為了加強心理暗示,還可以在桌上貼上“埋頭工作”的便簽條。Pryor認為,工作中的干擾會影響重要項目,而且每次轉移注意力時都伴隨著許多額外成本,時間是有限的,必須力排干擾,把有限的時間分配在重要的工作上,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
6、定期清空收件箱金融服務公司HighTower Advisors的CEO Elliot Weissbluth每天晚上都會按照3條原則清空收件箱:1)取消訂閱消息,與其一封封刪除,不如直接取消訂閱,可節省幾小時。2)決定不了該留還是該刪的,刪。如果對方真有要事,還會找你跟進。3)熟悉搜索工具,立即找到所需文件,節約時間。 Elliot Weissbluth說,有些人未經同意就把郵件群發過來了,讓這種郵件占用時間,干擾工作,非常不值得。
7、生活和工作分開YouTube 的CEO Susan Wojcicki每天早早出門,盡快完成工作,每天下午6點到9點之間絕不檢查郵箱?;氐郊液?,與孩子一起晚餐,全心全意陪伴家人處理家事。公事私事分開處理,Wojcicki有了更多時間和家人共處,同時也更高效。Wojcicki認為,不是工作時間越長就越有創造力。
除上述時間分配方法之外,還有充分授權、用錢買時間、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聚焦未來耐心等待等,不同CEO有不同的時間分配方式,總體而言,更長的工作時間意味著更大的優勢和更快的速度,CEO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長比一般員工要多11小時,達到58小時。你是怎么度過一天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