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東莞的醫療高級人才流至深圳、廣州,占各家醫院的20—50%?!闭f委員劉紅梅說,雖然這一現象并不是東莞特有的,但對比起其他地區,東莞的情況更嚴重一些,一些初級或新入職人才中約5一20%也在“逃離”東莞。
分析原因,劉紅梅說,從薪酬上來看,初入職醫師急于自立,而在職和退休人員的工資水平大約是深圳的1/3、廣州的1/2。此外,社會地位、管理機制、勞動強度也是影響醫生執業的因素。
“醫務人員每周工作39小時,加班是常態,一周只能休一天半,具體休假時間還不能自由決定,要根據上崗人數和工作強度排定,節假日不能跟家人團聚。”劉紅梅說,醫務人員經常面臨晚夜班,例如市里有一家三甲醫院想招聘職工兼職夜班,用高薪吸引依然收效甚微。因為工作強度大、用工困難,已經有一些醫院正在醞釀兒科關停夜診。
劉紅梅建議,東莞應當打造人才平臺,加大力度引進高端人才。“現在醫學分會開會時,中午的快餐都要‘化緣’。”她說,政府應當加大對醫院的投入力度,并建立機制改善醫療界人員待遇。
來自石碣醫院的政協委員黃容弟則呼吁,東莞應當更重視鎮街醫院的發展。
“人才流失對于鎮街醫院來說更為嚴重?!秉S容弟說,鎮街醫院肩負著保障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健康的重任,是實行醫改政策的主要承擔單位,更是應對各種突發醫療事件的重要部門。但是,由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立、外來務工人員減少以及居民對衛生服務要求提高、盲目追求三級醫院醫療服務等原因,東莞市內各鎮街醫院業務量下降,面臨生存困境。目前已有6家鎮街醫院因經營困難,開始向社區醫院轉型。
“政府對公益性醫院財政投入過少,如2015年東莞市對衛生事業財政總投入為28481萬元,僅占當年財政總收入的0.31%,主要用于市屬醫院建設、兩癌篩查和乙肝母嬰阻斷等項目?!秉S容弟說,鎮街醫院沒有市政府的財政投入,甚至各鎮政府對鎮街醫院的投入存在較大差距,大大限制了鎮街醫院的發展。
黃容弟提出,政府需落實人才優惠政策、增加保障性資金投入、將鎮街醫院醫務人員工資納入財政預算,才能解決鎮街醫院衛生專業人才缺乏問題。此外,鎮街醫院同樣要設立專項基金,用于醫院管理人才培訓、業務骨干優秀人才培養及補助,重點??平ㄔO及科研立項補助,科研成果獎勵等,才能調動醫務人員學習積極性,提高業務水平,從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帶動各鎮街醫院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