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地方,人才都是最寶貴的資源。人才可以說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針對目前我省人才發展中存在的隊伍大而不強,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稀缺,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不足等問題,省委根據中央要求,專門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思路新、干貨多、舉措實,是引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人才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在具體學習中,我有以下解讀體會。
筑巢引鳳,育才養才。《意見》指出,要“改進人才培養支持”“促進人才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對倉山來說,就是要筑巢引鳳,積極搭建人才培育培養平臺,以2個國家級、33個省部級人才發展平臺為重點,依托7家院士工作站、14家專家工作站及省級孵化器、省級眾創空間、市級眾創空間等平臺,全面落實《倉山區推進創業創新示范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重點支持和鼓勵星網銳捷等規上企業依托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推廣等培養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構建“人才+項目”“人才+產業”“人才+課題”的培育培養模式,使各類人才的成長發展與產業開發、項目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持續打造產業人才聚集基地和企事業人才高地。
優化環境,聚才留才。《意見》指出,要“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健全人才保障機制”。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切實以良好的服務環境真正讓各類人才有用武之地而無后顧之憂。進一步加大工作支持,幫助各類人才掌握更多信息,爭取項目資金,落實工作經費;進一步強化生活照顧,竭盡全力為他們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醫療保健等方面提供更優質服務,使優秀人才愿意來、留得住;進一步加強輿論宣傳,大張旗鼓地宣傳優秀人才干事創業的先進事跡,表彰獎勵突出貢獻人才,著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人才工作的社會風尚,特別是到企業多宣傳多溝通,讓企業看到人才政策紅利,變被動聯系為主動對接,變被動灌輸為主動關心,真正把人才政策用足用活用好,盡最大努力發揮人才優勢。
創新機制,引才勵才。《意見》指出,要“改革人才評價制度”“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倉山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運行機制,明確各職能部門工作職責和聯絡協調機制,并充分運用績效管理手段,健全人才評價考核機制,分類制定評價標準,切實做好人才工作考核,特別是加大對緊缺人才的激勵,為入選各級高層次人才計劃的專家提供最高50萬元資金支持,對獲得上級項目經費支持的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給予最高30萬元配套經費,此外,進一步完善分配激勵機制,每年安排200萬元左右獎勵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的項目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授權專利的發明人、知識產權工作有功人員和支持科技人員開展研發活動,以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讓優秀人才各展其能、實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