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表示,2017版《規定》的發布實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集聚上海,并引導在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提升能級、拓展功能。
“上海跨國公司的 總部經濟 是排在全國首位的,因為與其他國內城市相比,上海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扎實的產業鏈基礎,以及良好的區位、便捷的交通,在政策、法治等層面都更與世界接軌。”復旦大學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周偉林表示。
記者從上海市商務委獲悉,2017版《上海市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于本月起正式施行。
相比于2011年出臺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鼓勵政策,此次出臺的修訂版本在原本政策的基礎上進行了延續和優化,并做了三個“加法”:將總部型機構納入政策適用范圍、新增了部分優惠便利政策以及首次提出“區政府支持”條款。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表示,2017版《規定》的發布實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集聚上海,并引導在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提升能級、拓展功能。同時,利于上海破解各種要素跨境流動的障礙,營造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投資貿易環境。
“上海跨國公司的 總部經濟 是排在全國首位的,因為與其他國內城市相比,上海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扎實的產業鏈基礎,以及良好的區位、便捷的交通,在政策、法治等層面都更與世界接軌。”復旦大學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周偉林表示。
聚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自2002年開始,上海對跨國公司“總部經濟”扶持政策的不斷加碼。2002年7月,上海在全國率先出臺《上海市鼓勵外國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暫行規定》,并在2008年、2011年,升格了扶持政策,在認定、鼓勵、扶持等領域不斷突破了原有條條框框。
這一系列政策使外商“總部經濟”在上海表現亮眼。
上海商務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外商在上海累計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80家(比2015年新增45家),投資性公司330家,研發中心411家。
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集聚對吸納本地就業和上海經濟的發展貢獻巨大。根據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報數據,截至2015年底,地區總部投資總額累計達457億美元,地區總部營業收入5926億元人民幣,納稅總額417億元人民幣,吸納就業17.73萬人。在2016年上海市第三產業稅收百強榜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占據了12席。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曾表示,近年來,外資特別是總部經濟、研發經濟,圍繞“三鏈”加快在上海布局。上海已經成為跨國公司全球創新鏈、價值鏈的重要城市,服務業以及高端制造業加快在上海布局;上海也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城市,包括地區總部、設計、營銷、結算、投資中心等,都是跨國公司在全球布局供應鏈最核心的環節。
而目前最新出臺的鼓勵外國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修訂政策,在激勵和扶持力度上再次加碼,從政策層面引導上海駛入“總部經濟”的快車道。
具體而言,《規定》突破了認定限制,豐富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內涵,將總部型機構也納入政策適用范圍,取消了對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公司形式和經營范圍的要求。
而在原本的鼓勵政策上,《規定》還吸收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和科創中心政策成果,優化了鼓勵政策內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可按本規定享受資助與獎勵的財政支持政策,享受資金管理、簡化出入境手續、人才引進、通關便利等鼓勵政策。
各區各有亮點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本規定還首次加入“區政府支持”條款,鼓勵各區政府因地制宜營造不斷完善適合總部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上海各區域的產業分工不同,優勢、短板也不同。
“分區域來看,虹橋交通便利,在吸引制造業方面較強,能夠輻射長三角;浦東在金融業相對有優勢;而張江在新興制造產業,如生物醫藥、IT等行業發展較好;其他一些老牌的工業區,未來在文化、創意等方面也許會煥發新的活力。”周偉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區可以此來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
從此前上海市政府發布的一組數據來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在上海各區遍地開花。2016年1月-10月,上海共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3家,按區域分,浦東15家、黃浦4家、靜安3家、閔行3家、長寧2家、普陀2家,徐匯、楊浦、嘉定、青浦各1家。
其中,浦東吸引的總部數量占據全市半壁江山,總部經濟也成為是浦東轉型升級、參與配置國際國內資源的經濟地標。
目前,浦東已匯聚了400多家各類總部:經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65家,其中亞太區總部24家,均占全市總量的一半左右。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其在浦東子公司合計年營業收入已超過9600億元,納稅額超過530億元,對浦東新區銷售額、稅收、進出口貿易額的貢獻超過所有外資企業總量的1/3。
虹橋商務區作為上海區域板塊中新的增長極,近年來也成為吸引“總部經濟”新焦點。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份,有30余家開發商總部和上市公司區域總部落戶核心區,其中就包括了不少外資企業。
在去年10月,世界頂尖的倉儲設備供應商德國永恒力集團在眾多備選方案中,最終選擇將地區總部落戶上海虹橋商務區,看中的便是虹橋商務區獨特的交通樞紐優勢。
永恒力中國區總經理白大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虹橋商務區位居上海閔、嘉、青制造業板塊與上海城中核心商業板塊的交界處,是產城對接融合的黃金地帶。同時,虹橋商務區是放眼江浙,輻射全國,連接亞太的要塞所在,加上立體、綠色、智能的基礎設施和商務配套,各類潛在合作伙伴與人才得以“進得來、待得住、留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