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政府印發《天津市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天津市就業創業規模將持續擴大,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力爭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初次分配明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勞動報酬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逐步提升,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穩步提高。
據悉,《方案》主要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干部和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等增收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七大群體,推出差別化的收入分配激勵政策。
為此,天津市將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增加居民收入提供重要支撐。具體包括: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
同時,弘揚新時期工匠精神,努力增加技能勞動者收入。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等級設置,拓寬技術工人晉升通道。
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努力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制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規劃,完成500個幫扶困難村職業農民培訓,到2020年培育和認定新型職業農民2萬人。
堅持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逐步提高科研人員收入水平。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成果轉化所得凈收益用于獎勵科技成果完成人、促進成果轉化作出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比例不低于50%。
營造大眾創業良好環境,努力增加小微創業者收入。每年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3.5萬人次,到2020年累計培訓14萬人次。
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努力增加企業經營者收入。今年,選擇在5-10戶集團及二級企業開展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到2020年集團及二級企業經理層人員全部完成制式轉換,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
健全不同崗位差別化激勵辦法,努力增加基層干部隊伍收入。堅持共享發展成果,努力增加困難群體收入。營造公平環境,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