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減量”是北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基調。北京市工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也乘上“減量發展”的東風,實現了華麗轉型。
以服務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為抓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以下簡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圍繞科技創新、新興產業、數據融通、營商環境等方面,用“減法”換來工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加法”。
2019年,北京市工業領域規模以上工業人均產值為236萬元/人,比2015年增長43.8%;單位能耗產值為13.2萬元/噸標準煤,比2015年提高17.9%;百億以上企業達45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和人均營收分別比2015年增長116%和61%,萬元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21%,百億元以上企業達18家,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突破20萬件。高精尖產業實現增加值9115.2億元,占GDP的比重25.8%,高精尖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全市經濟的重要支撐。經過五年的發展,北京市工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的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產業質量快速提升,產業創新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