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場時,請院士們先走!”西安市首屆科技人才峰會結束時,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的提議,引來多方點贊。《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文章指出,在那句“請院士們先走”的背后,更值得點贊的是西安打造“人才高地”的種種努力。
西安交通大學2018屆碩士研究生吳彬,提早做好了個人簡歷,準備參加今年秋季校園招聘會。
吳彬學的是管理類專業,希望畢業后能進入互聯網行業。幾年前,說起就業去向,他想到的只是東部沿海城市,而現在,西安卻成為他的首選。
“我一直關注著西安互聯網領域的新動向,感覺這方面的工作機會還挺多,包括創業團隊也越來越多。京東和阿里巴巴今年都在西安有布局,相信這會引導更多的互聯網企業開拓西安市場。我的家在陜西,如果能在互聯網領域找到合適的工作,西安肯定會是我的首選。”
1 “西安機會”贏得人心
“據有關部門統計,西安擁有63所大學,每年畢業的學生有20萬人,但留在西安的并不多,一直處于人才‘凈輸出’狀態。”西安市統計局近期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
據了解,這種狀況始于上世紀90年代。隨著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快速崛起,吸引人才大量流入,“孔雀東南飛”成為普遍現象。對于西安而言,盡管坐擁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但培養出來的人才多數選擇了去東部地區發展。
人才是建設大西安的第一資源,也是第一動力?!皯獙θ丝诶淆g化趨勢,實現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目標,西安必須打破人才流失局面,在當前的人才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一位研究人力資源的專家強調。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統計局對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和西安財經學院等10所高校1240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意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614名畢業生選擇留在西安,占調查人數的49.5%。
另有一組來自智聯招聘的統計數據:今年西安地區985大學及211大學應屆畢業生選擇留在西安的比例首次過半,達到51.7%。而2014屆至2016屆,西安地區985大學及211大學的畢業生,選擇留在西安工作的分別占當年畢業總人數的39.54%、36.65%和38.53%。
這意味著人才流失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
事實上,不只是應屆畢業生,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受到“西安機會”的感召。
5年前,漢中女孩劉曉璐從西北大學本科畢業。面對西安、北京兩家企業拋來的橄欖枝,她懷著對一線城市發展機會和更高薪酬的向往,選擇了北京。后來,因為落戶問題無法解決,加上高房價帶來的生活壓力,她開始考慮回西安發展。
“我猶豫了很久,最后讓我下決心回來的是西安引人矚目的發展勢頭。我通過新聞看到很多大企業在西安落戶,放假回家探親的時候,我也感受到西安城市環境有了明顯改善,這些都堅定了我留在西安發展的信心。”今年7月,劉曉璐入職高新區一家創業公司,并在兩個星期內辦好了落戶手續。
西安蜂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產品負責人在“知乎”網絡平臺上留言:“想回西安的人越來越多。已經回來的,多數站穩了腳跟,少數人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此外,“西安人才新政23條”頒布后,西安市已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12人,國家級領軍人才30人,地方級領軍人才101人。
西北工業大學從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引進的兩名世界頂級高分子和先進材料領域高端人才表示,之所以選擇西安,除了他們和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有多年的合作基礎之外,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求賢若渴的真誠態度,讓他們備受感染,由此堅信在這里能創造未來。
2 “西安機會”如何提供
“西安機會”能贏得人心不是偶然的。
“退場時,請院士們先走!”8月19日上午,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辦的西安市首屆科技人才峰會結束時,主持會議的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這樣提議。隨后,坐在第一排的20位兩院院士陸續起身離開,坐在第二排的中央部委、陜西省和西安市領導集體目送。
這條新聞在網絡上熱傳,引來多方點贊,被認為充分體現了西安市政府對人才的尊重。《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文章進一步指出,在那句“請院士們先走”的背后,更值得點贊的是西安打造“人才高地”的種種努力。
“產業發展起來了,有足夠多的企業,有大量就業機會,人才就能留下來?!蔽鞅贝髮W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任保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城市規模擴大,相當于長骨頭;有產業、有企業以后,相當于長肉;人才要素、文化要素發揮作用后,相當于有了智慧,才能長腦子。”
西安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將招商引資明確為“一號工程”。今年以來,海航、萬達、京東、阿里巴巴、華僑城等大企業,紛紛在西安布局。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石英表示,引進的項目從簽約到落地建設有一個過程,其對人才的吸納作用會逐步顯現。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尹小俊也表示,隨著大西安建設的加速,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被創造出來。
在人才政策方面,西安市今年打出了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組合拳”。3月,出臺“史上最寬松”戶籍政策;5月,出臺“西安人才新政23條”;9月,再出臺20條引才新舉措。
在優化環境方面,西安市今年相繼實施“三大革命”,致力于改善城市衛生環境,營造一流服務氛圍。
以服務創業者為例,西安市每月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創業活動。截至8月底,全市已建成316個眾創空間和4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西安曲江新區創客大街,經開區創業大街,長安區“雙創”中心等街區,正在成為西安“雙創”的新名片。據了解,西安市未來將建成500個以上眾創空間聚集區和特色區,打通“研發-孵化-轉移-應用-產業化”的渠道,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創業基地、園區”的全鏈條創業創新體系。
“過去創業者感覺有點兒‘孤獨’,現在政府大力支持,讓創業者看到了希望,堅定了在西安扎根的決心。”西安市科技局計劃財務處副處長王勝軍表示。
在石英看來,這些舉措,讓人們更加看好西安的未來,更愿意留下來,扎根創業。
3 “西安機會”在等著你
“絲綢之路是一條經濟發展之路、文化繁榮之路,也是一條人才聚集之路?!蔽鞅贝髮W現代學院院長、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盧山冰認為。
他解釋說,“一帶一路”倡議必將加速諸多領域的國際合作,如產業合作、能源合作、金融合作、生態合作、人文合作等。這個過程需要大量人才的聚集。
可以說,正值黃金發展時期的西安,也迎來人才發展的黃金時期。
“一個古都如何能夠變成一個商業之都,一個歷史名城如何變成時尚名城,一個原來良好的工業科技基地如何變成‘高科技’‘黑科技’‘硬科技’的基地,這中間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個挑戰,但更是一個機會?!卑⒗锇桶图瘓F董事局主席馬云在首屆世界西商大會上說。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認為,西安需要懷著包容的心態,以開放促創新?!拔覀儾粌H要引進企業,引進人才,更要引進先進的商業文化,實現產業結構、人才結構和發展理念的轉型升級。”
“希望你們扎根大西安,推動大發展,與大西安一同成長、一同進步,做大西安建設的‘領跑者’!”2月26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致“創業在西安”活動青年精英們的一封信》中說。
“無論大家身在何處,西安將永遠是你們的港灣。無論大家走在何地,西安永遠期待你們的回歸。”8月19日,王永康在首屆世界西商大會致辭中表達出對人才的熱切期待。
王永康的多次寄語,正是“西安機會”對全國、全球人才的盛情邀約。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