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登錄青島西海岸新區加工貿易三方聯網審批系統,填寫進料申請表、單耗、變更情況表……5分鐘后,楊秀萍鼠標一點,一項進料加工金槍魚的申請就報送到了該區商務局和海關。
早上剛上班,青島魯海豐食品集團的楊秀萍就辦妥了一筆進料加工備案業務。當天下午,就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復。“就是這樣一筆業務,以前4個工作日才能辦結。”楊秀萍說。
變化源于加工貿易三方聯網審批改革,即商務部門的審批備案與海關審批備案合并為一個環節,商務部門與海關線下兩窗口申請改為線上一窗口申請,變人工申報為公共系統一次電子申報、并聯審批。
“按照規定,加工貿易企業辦理進出口業務,需要在商務局和海關同時備案,但商務、海關兩套系統在國家層面是不直接對接的。”青島西海岸新區商務局局長管學鋒介紹,相關企業就需要在商務局與海關審批窗口重復申報,浪費了企業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財力。為此,新區投資開發了“加工貿易三方聯網審批系統”供企業免費使用。
“企業辦理加工貿易備案時,只需登錄該系統自行完成信息錄入;商務局在線審核確認后,直接以電子數據形式轉到海關加工貿易監管部門審核。原須提交的紙質材料改由電子文檔傳輸,并輔之以電子印章等技術手段,確保相關業務安全有效。”管學鋒說,“合同修改、延期、轉內銷等操作同樣在線完成,企業再也不用為此東奔西走,效率大幅度提高。”
據了解,該項改革目前已經在該區730余家加工貿易企業全面推廣,每票業務平均耗時由原來的5至7個工作日縮短為1至3個工作日,提速60%以上。可為轄區企業每年節省軟件購買費用、預錄入費用、通勤費用、商務費用以及其他相關附加支出共計1000萬元以上。
改革帶來的不僅是效率的提高和成本費用的降低,還大大促進了加工貿易的復蘇和增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青島西海岸新區進料加工備案業務同比增長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