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海十家單位在上海市公安局簽署《上海市出入境聚英計劃》,根據該計劃,上海將為“頂尖科研團隊”中的外籍核心成員申請永久居留提供便利,對全球外籍優秀畢業生來上海發展,上海也將提供類似便利。
會簽儀式前,上海市公安局舉行了外籍人才頒證儀式,為曾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費林加等4名外籍高層次人才頒發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為第一批適用上述三項科創新政的3名外籍高層次人才頒發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和居留許可。
據悉,公安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1月共同推出了“上海出入境聚英計劃(2017—2021)”。根據“聚英計劃”,每年將陸續出臺一批出入境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試,重點吸引國家急需、緊缺的高端外籍人才。
2018年推出的出入境新政有三項:一是為頂尖科研團隊中的外籍核心成員申請永久居留提供便利,依據該項政策:頂尖人才也擁有了外國人永久居留的推薦權,可以推薦6名科研團隊成員申辦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二是允許在“雙自”和“雙創”外籍人才兼職創新創業,該項政策突破了外籍人才只能在一家單位工作的限制,也為用人單位聘用外籍人才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儲備和選擇;三是為全球外籍優秀畢業生來滬發展提供長期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依據該項政策:國內重點高校的國際學生或者境外知名高校的外籍學生,在上海找到工作之前,需要實習或創業的,可直接憑畢業文憑辦理2年期居留許可;工作滿3年的,還可申請永久居留。
隨著“搶人”戰的升級,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也紛紛“放下身段”。但與其他城市稍有不同,一線城市由于已經具有一定的人口基礎,近期出臺的引才新政更著眼于“高精尖”人才。
3月26日,上海出臺了《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提出高峰人才及其家屬、核心團隊成員及其家屬可以直接辦理上海市戶口,并在租房、購房、經費保障、養老及醫療保險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日舉行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也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就是上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特別是卓越人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北京市于3月21日印發《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一經發布便備受外界關注。該方法提出要“通過多種方式不拘一格地為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創新主體引進緊缺急需人才”。
與上海的政策類似,北京的人才引進也聚焦在重點領域,提出加大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金融、體育、教育衛生、高技能等7類人才的引進力度,引進的人才可以落北京戶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調隨遷,對特別突出的人才放寬年齡限制。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4月27日公布,2018年著重推進三大引才“計劃”:“紅棉計劃”“嶺南英杰工程”和“菁英計劃”,增加人才集聚效應,提升廣州城市競爭力。
據了解,“紅棉計劃”鼓勵海外人才來穗創業;“嶺南英杰工程”則聚焦國內高科技人才,在培養期內,對第一、第二梯隊的每名后備人才,廣州市財政每年度分別予以不超過人民幣40萬元、25萬元的經費資助;“菁英計劃”則預備選派一批優秀青年人才留學培養,為廣州發展儲備人才。
上海市人口學會副會長郁鴻勝認為,人才有分流的概念,城市對高端人才吸引的領域有所側重。城市產業跟著城市功能走,人才跟著城市產業走,城市功能定位決定城市的人才定位。上海吸引人才的重點領域是與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緊密相關的。
但郁鴻勝也強調,人才沒有梯度的劃分,并不是高端人才就流向一線城市,次高端人才流向二線城市,只要適應了該城市產業發展的需要、對當地產生實用價值的,都是“人才”。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