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大,待遇不高,病人對醫生不夠理解尊重……昨天下午,2016東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領導聯系高層次人才座談會走進東莞市人民醫院,市衛計局局長葉向陽親自帶隊聽取了21名醫院學科帶頭人對當下醫療衛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最后的總結發言中,葉向陽表示要盡全力提高醫護人員的待遇,特別是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才要全方位掌握他們的訴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醫護人才流失問題突出
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工作超負荷是現場所有醫生代表反映的普遍問題,“中午12點半、晚上7點半下班成了常態,周末也沒法正常雙休”,一位醫生代表在發言時還提到這么一個例子:“一個研究生到醫院試用,才上兩天班就不來了,后來一問說是太累了,不想來。”日常接診病人任務量非常大,醫生還要肩負科研的重擔,而且醫生職稱評定直接跟科研掛鉤,很多醫生表示:“實在是分身乏術,沒有時間。”對于當前以論文發表數量、科研項目數量為標準的人才評判標準,醫生代表都認為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我們是臨床醫院,每天要接診大量病人,發表了很多論文并不代表他醫術高明,就算是搞科研也應該緊貼臨床醫療,很多高大上的醫療科研項目不是我們的長項,要揚長避短。”
此外人才流失也是現場醫生代表反映的一個突出問題,比如市人民醫院產科的分娩量長期都在全省前列,產科醫護人員工作長期超負荷運轉,人手緊缺。特別是現在二胎時代,很多醫護人員也生二胎,人手更不足。產科代表黃素然舉了幾個例子,“常平醫院2年走了10個醫生,塘廈醫院最近走了4個,還有兩家醫院因為人手不夠將婦科與產科合并了,還有醫院的主任50多歲了直接上一線……”一方面人才流失嚴重,另一方面是招聘難。博士生幾年都難招一個,能招到的碩士生都是東莞戶籍,沒有一個外地人,醫生普遍反映“東莞對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外流的人才大多去了廣州、深圳、佛山。
解決實際困難留住人才
在最后的總結發言中,葉向陽提到了幾個數字,“截至2015年底,東莞衛生系統正高以上人才752人,副高以上人才2844人,絕對數和所占比例在全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都是嚴重不足的,東莞又處于廣州、深圳兩個醫療高地之間,如果不加大建設很容易就成為夾在廣深之間的醫療洼地。”葉向陽表示,將在如何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著力出臺各種政策措施,也希望醫院這方面做好人才管理工作,全面掌握高層次人才的工作、思想、家庭狀況,了解他們的訴求,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培養人才,留住人才。